[发明专利]一种环形透镜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22215.8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潘淑军;汪续宗;吴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黄寿华 |
| 地址: | 516021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透镜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透镜系统,其包括基板、SMD贴片光源和透镜,所述SMD贴片光源设置在基板上并呈环状排布,所述透镜固定设置在基板的上方;所述透镜具有碗状结构,其包括底面、侧面和顶面,所述底面在与侧面相接处向上凸起,形成进光部,所述进光部具有环状结构并覆盖在SMD贴片光源的上方。在该环形透镜系统中,具有环状结构的进光部覆盖在同样环状排布的SMD贴片光源的上方,在提供良好配光效果达到相同功率的同时,整个透镜系统的尺寸与COB光源的配光器件尺寸相当甚至更小,可降低透镜材料的总体用料量,从而降低整灯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形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在LED照明领域中,目前使用的光源主要为SMD贴片光源或者COB光源。且射灯领域的主流光源为COB光源,而贴片SMD光源则较少应用于射灯中,尤其是中小功率的SMD贴片光源,其主要原因如下:
主流射灯的功率普遍在25-35W之间,要达到这个功率,需要采用的SMD光源数量大概在30颗左右。以30W导轨射灯为例,需要30颗的SMD光源,如果采用目前的配光技术,有两种配光方式:(1)需要一对一进行配光,即一个光源采用一个透镜进行控光,即透镜的数量也需要达到30个,这样30颗透镜的组合透镜,尺寸将大大增加;(2)如果采用仿COB光源方案,30颗光源集中排列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COB的大光源,然后统一配光,但30 颗光源的组合光源尺寸也非常大,这样给这个组合光源配光的透镜尺寸也非常大。
采用上述的配光方式,将目前的SMD贴片光源应用于射灯中,都将导致透镜尺寸增大,从而影响灯具的整体尺寸。
但是,相对于COB光源,SMD贴片光源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同时,由于SMD贴片光源具有热量分散、散热压力小的优点,可以简化散热结构,降低散热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SMD光源的配光问题,将多合一SMD光源的配光透镜尺寸减少,使SMD光源以最优性价比应用于射灯领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透镜系统,具有环状结构的进光部覆盖在同样环状排布的SMD贴片光源的上方,在提供良好配光效果达到相同功率的同时,整个透镜系统的尺寸与COB光源的配光器件尺寸相当甚至更小,可降低透镜材料的总体用料量,从而降低整灯的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透镜系统,包括基板、SMD贴片光源和透镜,所述SMD贴片光源设置在基板上并呈环状排布,所述透镜固定设置在基板的上方;所述透镜具有碗状结构,其包括底面、侧面和顶面,所述底面在与侧面相接处向上凸起,形成进光部,所述进光部具有环状结构并覆盖在SMD贴片光源的上方。
在该环形透镜系统中,SMD贴片光源呈圆环状排布在基板上,与此相对应地,透镜也设置了圆环状的进光部;进光部为中空结构,其覆盖在SMD贴片光源上方,对SMD铁片光源进行配光。采用上述透镜系统的配光方案,可以将配合多颗SMD贴片光源的透镜尺寸减小到同等功率的COB光源的透镜尺寸,甚至做到更小尺寸,在达到良好配光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透镜的整体用料量,从而降低整灯的生产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面在进光部的内侧下沿也向上凸起,形成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具有上窄下宽的结构。
SMD贴片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进光部产生折射后,部分到达反射部,并进行全反射后出射。反射部具有上窄下宽的结构,可以确保经过反射部的光线达到全反射条件。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反射部与进光部相接的曲面为反射斜面,所述反射斜面与侧面相对称,二者共同形成透镜的全反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