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0815.0 | 申请日: | 201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晟;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子系统 视网膜成像 右眼视网膜 左眼视网膜 透镜 三维显示装置 点光源 透射型显示面板 半透半反镜 对称分布 排列结构 三维显示 组成部件 视网膜 会聚点 球面波 眼瞳孔 中轴线 双眼 成像 会聚 观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装置,该装置包含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所述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组成部件相同,均包含点光源、透镜、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各部件在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中的排列结构以双眼中轴线对称分布。透镜对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会聚,分别在观看者左右眼瞳孔处形成会聚点,在视网膜上成像,实现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网膜成像和三维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视网膜投影或视网膜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近眼显示技术,通过微型投影系统将图像直接投影到人眼视网膜上,不需要人眼球的聚焦功能,因而能让近视和远视眼患者都能观看到清晰的投影图像,且随着观看者调焦距离的变化,投影图像仍然保持清晰效果。目前的视网膜投影技术均采用激光作为投影光源,高能量的激光会聚到人眼瞳孔,不适合长期观看,且需要红、绿、蓝三色激光分别投影,增大了系统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包含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所述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组成部件相同,均包含点光源、透镜、透射型显示面板和半透半反镜,各部件在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中的排列结构以双眼中轴线对称分布。
所述点光源为普通的宽光谱光源,分别为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提供背光源。
所述透镜,将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进行会聚,形成会聚点。
所述透射型显示面板与透镜紧贴,可位于透镜的前侧或后侧,对于透射型显示面板位于透镜前侧的情况,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照射透射型显示面板,被透射型显示面板调制的球面波再由透镜会聚;对于透射型显示面板位于透镜后侧的情况,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先由透镜会聚,再照射透射型显示面板上,被透射型显示面板调制。
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和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中的两个透射型显示面板分别显示用于三维显示的一对视差图像,即在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中的透射型显示面板显示左视差图像,在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中的透射型显示面板显示右视差图像。
所述半透半反镜对入射的光线具有一半透射和一半反射的功能,由透镜会聚的光线被半透半反镜反射,在人眼瞳孔处形成会聚点,会聚光线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形成清晰的视网膜图像。
左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在观看者左眼处形成会聚点,在左眼视网膜上形成左眼视网膜图像;右眼视网膜成像子系统在观看者右眼处形成会聚点,在右眼视网膜上形成右视网膜图像,左眼视网膜图像和右眼视网膜图像为一对视差图像,形成立体视觉。
所述半透半反镜对真实世界的光线具有透射作用,真实世界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真实世界的信息与透射型显示面板提供的虚拟信息进行叠加,实现增强现实的三维显示效果。
本发明通过透镜对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会聚,分别在观看者左右眼瞳孔处形成会聚点,在视网膜上成像,实现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彩色显示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视网膜成像三维显示装置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光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1 点光源,2透镜,3透射型显示面板,4半透半反镜,5会聚点,6左眼,7右眼, 8左视网膜图像,9右视网膜图像,10虚拟3D像点,11真实3D物体。
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0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