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预制件吊装位置定位调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0123.6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明;王君洪;彭伟;胡梅龙;李明鹤;于昊;褚叶彪;卢为东;张海涛;李磊;陈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E04G21/18;G05D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模块 预制件 垂直方向调整 定位调整装置 水平电动推杆 电动千斤顶 建筑预制件 测距单元 吊装位置 定位系统 传感器 水平方向调整 陀螺仪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 安全隐患 吊装设备 调整机构 放置支架 激光水平 建筑构件 实时位置 姿态反馈 陀螺仪 吊起 吊装 激光 垂直 节约 | ||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预制件吊装位置定位调整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建筑构件在安装时需要用吊装设备吊起安装,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包括传感器定位系统,传感器定位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的固定在预制件上的九轴陀螺仪传感器、设置在水平方调整机构上的激光水平测距单元及设置在垂直方向调整机构上的激光垂直测距单元;水平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水平电动推杆,水平电动推杆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垂直方向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目标放置支架底部的电动千斤顶,电动千斤顶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多个陀螺仪和激光传感器来得到吊装预制件放置的过程中实时位置和姿态反馈,实现对预制件的精确调整,起到了节约人工费与减少失误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预制件吊装位置定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已逐步在建筑市场领域应用,预制构件现场安装时,因构件的一体化施工逐步完善,构件体积增大,安装就位困难逐步明显。目前起重机械吊装大型设备和构件时,吊装司机看不到构件需要安装的准确位置,且吊物的偏离角度不可调节,吊装主要依靠吊装点指挥人员的指挥来完成构件安装,但是,往往会由于人工指挥精度不够,再加上施工器具落后,很多预制构件落地后由安装人员用千斤顶手动的调整位置。对于大型的建筑构件由于质量过重,调整好位置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而影响吊装效率,以致构件安装机械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对安装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预制件吊装位置定位调整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建筑构件在安装时需要用吊装设备吊起安装,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预制件吊装位置定位调整装置,包括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固定在目标放置支架上,包括传感器定位系统、水平方向调整机构、垂直方向调整机构及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设置在目标放置支架上;
所述传感器定位系统包括固定在预制件上的九轴陀螺仪传感器、设置在水平方调整机构上的激光水平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垂直方向调整机构上的激光垂直测距单元;所述九轴陀螺仪传感器、激光水平测距单元及激光垂直测距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水平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水平电动推杆,所述水平电动推杆设置在目标放置支架的周围,所述水平电动推杆伸出的方向指向预制件的目标区域;所述水平电动推杆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垂直方向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目标放置支架底部的电动千斤顶,所述电动千斤顶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水平电动推杆支架,所述水平电动推杆支架用于固定水平电动推杆,所述水平电动推杆支架固定在目标放置支架预留的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移动滑台,所述移动滑台固定在滑台安装支架上,所述滑台安装支架安装在目标放置支架的预留安装位置;
所述电动千斤顶固定在移动滑台的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千斤顶的推杆顶端设置滚球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水平测距单元和激光垂直测距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通过有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九轴陀螺仪模块通过蓝牙与控制电路模块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九轴陀螺仪传感器通过装夹的方式固定在预制件重心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滚球万向轮通过内外螺纹配合固定在电动千斤顶的推杆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0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