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弹性体、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9703.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璐;朱瑞华;刘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5 | 分类号: | C08L83/05;C08L83/07;C08L71/00;C08J3/09;C08J3/24;A61K8/8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弹性体 制备 方法 包含 凝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硅弹性体、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所述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分子内含有至少3个Si‑H单元的有机氢聚硅氧烷、b组分分子内平均不饱和基团数大于1的不饱和脂肪族烃类、c组分分子内含有至少两个不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聚硅氧烷、d组分不饱和聚醚和e组分氢化硅烷化催化剂。所述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包括载体流体和分散其中的所述有机硅弹性体的颗粒。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既与油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又可以吸收水分自乳化用于水性护理产品或化妆品中,且具有良好的亲有机硅油性,透明度,铺展性,以及粉质、丝滑、滋润的肤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弹性体、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
背景技术
有机硅弹性体凝胶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学性质,用于个人护理产品中可以使产品获得光滑、丝绒般的触感,同时可以有效改变产品的粘度并提供成膜感,因此广泛用于护肤、彩妆等各个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有机硅弹性体通常是由含Si-H单元的聚硅氧烷和含乙烯基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通过交联反应而生成。CN 1177615A公开了一种包含挥发性低分子量硅氧烷的弹性体凝胶,采用的原料为含有不饱和烃基的线性聚硅氧烷和含氢MQ硅树脂,CN 106633076A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为有机氢聚硅氧烷和二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二者均是先在载体流体存在下通过聚硅氧烷的交联反应制备较硬的有机硅弹性体,然后在剪切作用下分散成小颗粒,形成有机硅弹性体凝胶。此类产品肤感较厚重,常为半透明质感。
CN 108003353A公开了一种日化用有机硅弹性体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以含氢聚硅氧烷和双乙烯基封端的不饱和化合物为原料,先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较小的有机硅弹性体微粒,再加入载体溶剂溶胀形成弹性体凝胶。这种产品丝滑感较强,但透明度较差。
而且,上述有机硅弹性体均以不饱和聚硅氧烷作为交联剂,其吸收载体流体形成凝胶的能力较差。此外,个人护理产品或化妆品中通常添加有油脂、蜡类、活性物质等添加剂,上述有机硅弹性体凝胶与其相容性不好,影响产品品质。
另外,目前一部分个人护理产品为水性体系,这就还需要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CN 101808610A公开了一种含来自聚氧化烯交联的硅氧烷弹性体的硅氧烷-有机凝胶的个人护理组合物,CN 102271655A公开了一种硅酮糊剂组合物,CN 101432340A公开了一种硅氧烷聚醚弹性体凝胶,均采用不饱和聚醚为交联剂,通过与有机氢聚硅氧烷反应制备凝胶。CN 1185314A、CN 1169515C将含氢硅油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利用不饱和聚醚增稠,再除去溶剂后和交联剂反应制备凝胶。此类有机硅弹性体凝胶虽然有较好的亲水性,但是样品常常呈现轻微乳白色或乳白色,透明度较差,肤感也较差,且凝胶会有特殊的聚醚气味或者有机溶剂气味,不利于产品应用。
因此,在本领域有待于研发一种具有兼具良好亲油脂性、亲水性和透明度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以适应不同类型护理产品或化妆品的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弹性体、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该有机硅弹性体凝胶既与油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又可以吸收水分自乳化用于水性护理产品或化妆品中,且具有良好的亲有机硅油性,透明度,铺展性,以及粉质、丝滑、滋润的肤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弹性体,所述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原料包括:
a组分:分子内含有至少3个Si-H单元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b组分:分子内平均不饱和基团数大于1的不饱和脂肪族烃类;
c组分:分子内含有至少两个不饱和脂肪族烃基的聚硅氧烷;
d组分:不饱和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