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屏幕气囊装置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18467.3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张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屏幕 气囊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屏幕气囊装置,包括:碰撞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碰撞的强度和角度;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并判断是否打开屏幕气囊;气体发生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激活信号,向气囊内瞬间喷射气体;气囊,通过接收所述气体发生器喷射的气体瞬间充气而展开;所述气囊展开呈“倒U型”,将屏幕包裹在中间,用于减少车辆乘员撞击所述屏幕产生的伤害,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本发明通过“倒U型”气囊的设计,同时保护了屏幕和车辆乘员的安全,设计美观实用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屏幕气囊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悬浮式屏幕-作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已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型里面,基本包括三种类型:一类叫中置悬浮屏幕,第二类叫掩藏式悬浮屏幕,第三类为折叠式悬浮屏。这大多数汽车厂商都选择了中置悬浮屏幕的方案,相对于嵌入式屏幕和液晶屏仪表板,第一,它的位置相对于驾驶者有着更佳的视觉体验,情景模拟一下,驾驶者看导航或者倒车时平视看屏幕肯定要比俯视看屏幕更安全。第二位悬浮屏幕在搭配汽车的娱乐系统效果更佳,第三是悬浮屏幕拥有可调节角度。这种优势是大屏幕和嵌入式屏幕无法比拟的。
尽管悬浮式屏幕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重大汽车碰撞事故中,除了正面全宽碰撞,还有一类正面碰撞形式,小偏置正面碰撞,碰撞接触面积小于35%的车宽。带角度或不带角度的小面积碰撞相较于正面撞击的100%面积或者偏置撞击的40%碰撞,碰撞位置偏向于车角一侧,完全从保险杠、防撞梁、吸能盒、纵梁这些重要吸能部件绕过,碰撞的冲击载荷直接传递到乘员舱,正面偏位小区域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全部集中车头重叠的小面积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在小面积偏置碰撞中,纵向冲击力的作用线不会通过汽车的质心,因而形成了一个力矩,使得车辆产生一个绕垂直轴的转动,所以在碰撞过程中,乘员头部不是撞击在驾驶员气囊或者副驾驶侧气囊中心,而是撞击在偏离中心位置的相应侧甚至是A柱,即使有驾驶员气囊或者副驾驶员气囊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如果小面积重叠是在车辆的左侧,则副驾侧乘员撞击到悬浮式屏幕的右侧区域。如果小面积重叠是在车辆的右侧,则碰撞过程中驾驶员头部撞击到悬浮式屏幕的左上区域。
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出于对乘员安全的考虑,悬浮式屏幕不再被汽车安全工程师所接受。即使目前有很多在售或研发中车辆采用了悬浮式屏幕的概念,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全球市场下不同偏置工况下乘员对于悬浮式屏幕冲击产生的伤害风险。
解决乘员头部对悬浮式屏幕撞击的风险可以从多方面考虑:
1.增大副驾安全气囊PAB的体积,可以解决乘员头部撞击悬浮式屏幕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其负面的作用,正面碰撞时由于PAB体积增大,发生器必须增大,才能匹配大体积PAB的要求,发生器压力增大,气袋质量增大,PAB气囊点爆时对于乘员脸部的冲击能量大大增加,对乘员伤害也明显增加。
增大驾驶员气囊DAB的体积,由于受到方向盘尺寸的限制,也是非常困难。
2.加大安全带限力,减小碰撞过程乘员前移量,但乘员伤害值胸部压缩量会随着增加。
3.降低悬浮式屏幕屏幕的刚度,以至于运动中的乘员头部撞击到时,不会产生伤害,很难实现。
4.控制悬浮式屏幕的位置及大小,会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发明,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悬浮屏的追捧和喜爱,还可以更好的保护车内乘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屏幕气囊装置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屏幕气囊装置,包括:
碰撞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碰撞的强度和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8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