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像素聚类与联合低秩表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18421.1 申请日: 2019-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0097530B 公开(公告)日: 2023-03-24
发明(设计)人: 张强;王凡;焦强;刘健;韩军功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6T5/50 分类号: G06T5/50;G06T7/11;G06V10/762;G06V10/77;G06V10/772
代理公司: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代理人: 刘秀珍
地址: 710071***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像素 联合 表示 聚焦 图像 融合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的基于超像素聚类与联合低秩表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接收经过配准的源图像IA和IB,利用谱聚类算法,对IA和IB进行超像素分割,再对超像素利用K均值算法进行聚类,并对源图像以超像素为单位进行特征提取,构建针对每一个超像素类的特征矩阵。构建字典及联合低秩表示模型并结合拉普拉斯一致性约束项,分别对源图像IA和IB中的超像素类所对应的特征矩阵进行联合低秩表示,计算出IA的低秩表示系数ZA和误差矩阵EA以及IB的低秩表示系数ZB和误差矩阵EB,利用表示系数和误差设计融合规则,构建建最终的融合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融合结果中出现的块状模糊和突兀的过渡边缘现象,提高了图像融合的质量和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像素聚类与联合低秩表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多聚焦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的一个重要分支,多聚焦图像融合能够将同一场景不同图像上所有聚焦信息集成为一体,生成一幅全聚焦的清晰图像,从而更实现准确地描述被拍摄的场景。

传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主要对图像进行区域划分,采用聚焦性测量指标对图像聚焦区域进行测量,得出源图像中较为清晰的区域并进行融合。这种方法稳定性较差,对噪声和误配准较为敏感,融合结果会出现大量的区域性模糊。利用多尺度的分解进行多聚焦图像融合能够将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并针对不同尺度选取相应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融合效果,但这种方法受噪声和误配准影响加大,导致融合结果会出现振铃和局部模糊现象。

因稀疏表示对噪声和误配准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很多学者将其应用到了多聚焦图像融合中。比如:论文“B.Yang,S.Li,Multi-focus image fusion and restoration withsparse represent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vol.59,no.4,pp.884-892,2010”最早提出将稀疏表示应用于图像融合中;论文“S.T.Li,H.T.Yin,L.Y.Fang,Group-sparse representation with dictionary learning formedical image denoising and fus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Engineering,2012,59(12):3450-3459.”提出了基于组稀疏表示模型(GSR)的融合算法;论文“N.Yu,T.Qiu,et al.,Image features extraction and fusion based on jointsparse representation,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 5(5)(2011)1074-1082.”提出了基于联合稀疏表示模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论文“J.Wang,J.Peng,et al.,Fusion method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by usingnon-negative sparse representation,Infrared PhysicsTechnology,67(2014)477-489.”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稀疏表示模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相比传统的基于空域和多尺度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这些算法的出现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图像融合的质量,同时充分的说明了稀疏表示模型的灵活性以及强大的表示能力。然而,基于稀疏表示的融合方法一般都是以图像“子块”为单位进行稀疏表示和融合,这就造成融合结果出现大量的块状模糊和突兀的过渡边缘,即“块效应”和“锯齿状”边界。为缓解该问题,提高图像融合的质量和视觉效果,大多数算法采用了滑动窗口技术对源图像进行采样。但滑动窗口不仅大幅度的增加了计算量,同时平滑了一些高频信息,造成细节信息的丢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8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