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铠装线缆用覆膜钢带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7869.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沈锦荣;孙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带 塑料薄膜 覆膜 收卷 钢塑复合带 线缆 铠装 热贴复合机 复合 水冷却辊 撕碎 放卷辊 钢带卷 预加热 风扇 护套 撕裂 加工 冷却 剥离 两边 光缆 记录 检验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铠装线缆用覆膜钢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20mm、宽度为700mm的钢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29mm的塑料薄膜;步骤二、钢带卷和塑料薄膜架到放卷辊上;步骤三、对钢带进行预加热,使钢带达到复合温度;步骤四、将塑料薄膜从两边紧密的复合在钢带上;步骤五、钢塑复合带从热贴复合机出来后通过风扇进行初步降温,再通过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步骤六、钢塑复合带经冷却后进行收卷,收卷时检验,察看是否有细小的气泡等,如发现不合格时应记录收卷米数,做好标记。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覆膜钢带在做成光缆后,其塑料薄膜容易随其外侧的护套一起自钢带上完整剥离,不会出现被撕裂、撕碎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钢带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铠装线缆用覆膜钢带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带主要用于通信光缆、通信电缆外护层,与护套料粘结在一起构成综合护层,起保护缆芯免受潮气侵蚀的挡潮层作用,同时对缆芯具有铠装作用,抵抗外界的作用力,为通信光缆、通信电缆在各种应用场合敷设等提供机械保护,保证应用的稳定性、可靠性。然而,成品缆施工时钢带与护套料之间需要实现全剥离状态,即外护套剥除后,钢带覆膜也完全带除,只剩下钢基带。钢带和外护套层剥离后铠装轧纹钢基带上如有覆膜残留,就会影响导电性能。因为该光缆在塔顶段处通过将光缆外护剥除后,缆内钢带直接与发射装置接地系统进行焊接,来实现导电功能,从而避免基站遭雷击后,造成通信线缆的损坏。如果剥除护套皮后钢基带上还留有覆膜残留,就会影响钢带和塔顶发射装置的焊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铠装线缆用覆膜钢带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覆膜钢带在做成光缆后,其塑料薄膜容易随其外侧的护套一起自钢带上完整剥离,不会出现被撕裂、撕碎等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铠装线缆用覆膜钢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20mm、宽度为700mm 的钢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29mm的塑料薄膜;
步骤二、钢带卷和塑料薄膜架到放卷辊上,放卷辊和磁粉制动器相连,磁粉制动器利用磁粉来传达转矩;
步骤三、对钢带进行预加热,使钢带达到复合温度;
步骤四、将塑料薄膜从两边紧密的复合在钢带上,塑料薄膜与钢带通过热贴复合机的橡胶辊和复合辊紧密贴合;
步骤五、钢塑复合带从热贴复合机出来后通过风扇进行初步降温,再通过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
步骤六、钢塑复合带经冷却后进行收卷,收卷时检验,察看是否有细小的气泡等,如发现不合格时应记录收卷米数,做好标记;
步骤七、根据用户要求规格排刀,对排刀间距进行检验确认后通过分切机分切,检验为成品;
所述塑料薄膜经以下步骤获得:
S1. 称取65~8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0~25份、聚丙烯树脂5~12份、白矿油3~1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2~6份、纳米碳酸钙2~5份、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0.3~1份、2,2-草酰胺基-双【乙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0.1~0.5份、颜料0.1~0.3份投入高速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母料;
S2. 将混合母料喂入吹膜机,经挤出吹膜,即得所述铠装线缆用覆膜钢带的塑料薄膜。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乙烯与丙烯酸的含量比值为100:5~7。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者乙烯丙烯共聚聚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7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