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7071.7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刘正华;郭若成;张鑫;武金凤;汪洋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测距仪 周期 误差 测量方法 | ||
1.一种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强制归心装置上设置测距棱镜P1,保证测距棱镜P1重复架设位置保持不变;
S2:在强制归心装置上设置测距棱镜P2,使测距棱镜P1和测距棱镜P2等高,使测距棱镜P1和测距棱镜P2的间距等于光电测距仪S的精测尺长的一半;
S3:沿着测距棱镜P2的中心和测距棱镜P1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方向架设光电测距仪S,使光电测距仪S的中心与测距棱镜P1的中心和测距棱镜P2的中心等高并共线,光电测距仪S与测距棱镜P1的距离≥30m;
S4:按照光电测距仪S测距要求,测出并记录光电测距仪S与测距棱镜P1的距离D′i;
S5:取下测距棱镜P1,测量并记录光电测距仪S与测距棱镜P2的距离D″i;
S6:保持测距棱镜P2的位置不变,在强制归心装置上重新架设测距棱镜P1,移动光电测距仪S,再次使光电测距仪S的中心与测距棱镜P1的中心和测距棱镜P2的中心等高并共线,且使光电测距仪S与测距棱镜P1的距离≥30m;
S7:重复步骤S4、S5和S6,共进行n次测量,使光电测距仪S在测量的过程中的位置均匀分布在光电测距仪S一倍精测尺长范围内;
S8:求解光电测距仪S的周期误差幅值A和周期误差初相角
所述周期误差幅值A和周期误差初相角是根据周期误差对观测距离的修正公式计算:
其中,A为周期误差幅值;λ为光电测距仪精测尺长;为周期误差初相角;Di为光电测距仪S与测距棱镜P1的实际距离;ΔD为测距棱镜P1和测距棱镜P2的间距;e′i和e″i分别为对测距棱镜P1和测距棱镜P2测距的其他误差;由公式2—公式1可得:
其中,ei=e″i-e′i;公式3中,令
距离差观测值ΔDi=D"i-D'i;将公式3改写为:
ΔDi=ΔD+ei-X cos(θi)+Y sin(θi) (公式4);
对于共计n次测量的距离差观测值ΔDi,得到观测方程组:
d=Gm+e (公式5);
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误差幅值A和周期误差初相角是根据周期误差计算中,设定各观测值精度相同,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将公式5改写为:
计算出:
参数m的协方差矩阵Dmm为:
其中为距离差观测值的方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误差幅值A和周期误差初相角的计算还包括测定标准差的计算步骤,该步骤是将公式6和公式7线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70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