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氨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16708.0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冯亮杰;刘俊;庞睿;邢涛;刘芹;孙志刚;赵国忠;曹孟常;王显炎;余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6;C02F9/10;C01C1/02;C02F103/3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塔 汽提塔 氨水 二次闪蒸 灰水处理 不凝气 闪蒸气 灰水 煤浆 气化 上塔 加压 污水处理装置 装置运行周期 低压蒸汽 回收热量 混合加热 一次闪蒸 装置能耗 换热器 喷射器 汽提气 闪蒸汽 结垢 汽提 闪蒸 引射 送入 堵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氨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灰水后送入第一上塔与来自第一下塔的闪蒸气进行混合加热,加压至0.2~0.4MPaG后进入第二上塔,与来自第二下塔的闪蒸气混合,加压后进入汽提塔汽提;汽提气为低压蒸汽和不凝气;不凝气由喷射器引射至所述汽提塔;汽提塔塔底的灰水依次进入第二下塔、第一下塔进行一次闪蒸和二次闪蒸,闪蒸后的闪蒸汽回收热量,二次闪蒸后生成的液相送去下游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解决了换热器结垢、堵塞所导致的装置运行周期短的问题,降低了装置能耗和操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氨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煤浆气化装置气化炉中排出的激冷水经过高压闪蒸、低压闪蒸、第一真空闪蒸和第二真空闪蒸回收热量后,再经絮凝、混凝沉淀后送入汽提系统脱除大部分氨氮送往全厂污水处理装置。经过絮凝、混凝沉淀后的灰水,由于钙镁离子相对较高,易导致换热器、汽提塔盘和相关管线结垢问题,影响汽提装置的长周期稳定操作,增加了停车处理次数、成本和安全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减缓垢层的形成速率,从而延长稳定运行周期的含氨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氨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经过絮凝剂、混凝剂和碱液加药处理合格后的灰水增压至0.3~0.5MPaG送入第一上塔与来自第一下塔的温度为95~105℃压力为0~0.1MPaG的二次闪蒸气进行混合加热,在第一上塔的塔底得到温度为70~80℃、压力为-0.05~-0.02MPaG一次混合物流;控制所述第一上塔内的操作压力为-0.05~-0.02MPaG;
一次混合物流加压至0.2~0.4MPaG后进入第二上塔,与来自第二下塔的温度为110~120℃压力为0.15~0.2MPaG一次闪蒸气进行混合,在第二上塔的塔底得到温度为100~110℃、压力为0.05~0.1MPaG的二次混合物流;控制所述第二上塔的操作压力为0.05~0.1MPaG;
二次混合物流加压至0.5~0.6MPaG后进入汽提塔进行汽提;所述汽提塔所使用的汽提气为来自界外的0.3~0.5MPaG、180±5℃的低压蒸汽和来自所述第一上塔和所述第二上塔的不凝气;所述不凝气由喷射器引射至所述汽提塔;控制所述汽提塔的操作压力为0.2~0.4MPaG,温度为131~150℃;
汽提后,所述汽提塔的塔顶排出氨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经处理后生成的不凝气送硫回收装置或火炬燃烧,所生成的氨水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氨水返回所述汽提塔进行回流操作,第二股氨水作为氨水产品送出界外;
所述汽提塔塔底压力为0.3~0.4MPaG的灰水利用压差进入第二下塔进行一次闪蒸,控制所述第二下塔的操作压力为0.1~0.2MPaG,一次闪蒸后生成的一次闪蒸汽作为热源进入所述第二上塔加热一次混合物;
一次闪蒸后得到的液相增压至0.1~0.3MPaG送至所述第一下塔进行二次闪蒸,控制所述第一下塔内的操作压力为0~0.1MPaG;二次闪蒸后生成的气相进入所述第一上塔作为热源加热所述灰水,得到一次混合物;
二次闪蒸后生成的液相送去下游污水处理装置。
优选所述汽提塔塔顶排出的温度为125~135℃的气相冷却至40~45℃后进入回流罐进行缓存,同时分离出所述的不凝气;所述生成的氨水经回流泵引出,通过控制回流泵流量控制外排氨水浓度为15%wt。
优选所述第一下塔排出的合格灰水冷却至40~50℃后送去下游污水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