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拉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16431.1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利;王林杰;李莹辉;曲丽娜;郭志峰;梁国星;武建新;张剑锋;刘书娟;戴小倩;王慧娟;王颜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3B21/055 | 分类号: | A63B21/055;A63B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力 装置 | ||
1.一种恒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恒扭矩输出部分、绕线摆正部分、线性转化部分、位移放大部分和反馈补偿部分;所述恒扭矩输出部分通过一钢丝绳输出一恒扭矩,所述绕线摆正部分用于消除钢丝绳上的偏转误差,所述线性转化部分用于将负载变化转化为线性位移,所述位移放大部分用于将所述线性位移放大并传递到所述反馈补偿部分,所述反馈补偿部分用于反馈调节实现对负载变化的补偿;
其中,所述恒扭矩输出部分包括恒扭矩电机、滚筒和滑轮,所述恒扭矩电机、所述滚筒和所述滑轮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恒扭矩电机与所述滚筒动力连接,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滚筒上,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所述滑轮,通过所述恒扭矩电机驱动所述滚筒使所述钢丝绳输出一恒扭矩;
所述滑轮包括第一定轮、第二定轮和第三定轮;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轮、所述第二定轮和所述第三定轮;
所述绕线摆正部分包括丝杠杆、丝杆螺母和第一动轮,所述丝杆螺母设置于所述丝杠杆上,所述第一动轮滑动设置于所述丝杆螺母上,且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动轮后绕过所述第一定轮;
所述线性转化部分包括导轨、导轨滑块和第二动轮;所述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轨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动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导轨滑块上,且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二定轮、所述第二动轮和所述第三定轮;
所述位移放大部分包括异形杆、直线电机、压簧板、弹簧和导向杆,所述直线电机的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固定连接,所述压簧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上位于所述压簧板两侧分别套设有一所述弹簧,所述异形杆具有一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为一长圆孔,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呈一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动轮的圆心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压簧板的端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所述反馈补偿部分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感受所述压簧板的位移变化,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直线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设置于所述恒扭矩电机和所述滚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壳,所述箱壳用于盛装所述框架、所述恒扭矩输出部分、所述绕线摆正部分、所述线性转化部分、所述位移放大部分和所述反馈补偿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未经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4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式单向动力传动系统
- 下一篇: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以及悬挂式训练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