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漠化地区刺槐保水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16288.6 申请日: 2019-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0178620A 公开(公告)日: 2019-08-30
发明(设计)人: 石冠旗;盛俊杰;杨柳君;刘振华;侯金波;董绍贵;陈培培;杨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A01G9/029;A01G13/02;A01G24/10;A01G24/20;A01G24/22;A01G24/25;A01G24/28;A01G24/30;A01C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6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保水种植 种植 保水性能 保水作用 生长环境 水肥管理 植物秸秆 隔离罩 施基肥 营养土 圆筒形 定植 放入 基肥 选苗 整地 自制 改良 外围 水资源 生长 土壤 林业 治理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漠化地区刺槐保水种植方法,属于林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整地、施基肥、选苗、定植、水肥管理、抽稀;本发明在石漠化地区种植刺槐,将刺槐杯苗放入圆筒形隔离罩中,底部的基肥与自制营养土为刺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与水分,而外围的植物秸秆起到了保水作用,能缓慢供给植物水分,为刺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本发明方法简单,保水性能强,大大节省了石漠化地区种植过程中的水资源,并且长时间下去能够改良石漠化地区的土壤,降低了石漠化地区的治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漠化地区刺槐保水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度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导致石漠化地区贫困加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会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具有极强的萌芽力和根蘖力,根系发达,伸展能力强;刺槐在中性土、酸性土、含盐量0.3%和ph8.5以下的盐碱土都可正常生长,且根部可形成根瘤菌,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地肥力;同时刺槐耐旱耐贫瘠,可广泛应用于劣质土地改良、石漠化治理、矿山修复、退坡地造林、荒山造林等领域,大面积种植对于修复地方生态系统成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良石漠化地区土壤、节约水资源、降低石漠化地区治理成本的石漠化地区刺槐保水种植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石漠化地区面临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漠化地区刺槐保水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将石漠化地区自然形成凹坑进行平整、扩充,整成株间距为0.8-1.2cm的种植坑,种植坑长30-40cm,宽30-40cm,深50-60cm;

(2)施基肥:在种植坑底施入一层基肥,接着在种植坑的中央放入一个中空的圆筒形隔离罩,在靠近隔离罩的外层和圆筒隔离罩内施入一圈自制营养土,再在营养土的外层放入一圈植物秸秆;

(3)选苗:选择品质好、健壮无病害、株高在20-25cm的刺槐杯苗,并选择在阴天或雨前种植;

(4)定植:将选好的刺槐杯苗放入种植坑中央的圆筒形隔离罩中,将回填土与自制营养土混合均匀填充种植坑并覆盖刺槐杯苗杯部上层2-3cm;

(5)水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需浇水,春秋每隔一个月1次,夏季每隔半个月1次,冬天天气特别干燥时浇水;每年施2-3次肥,施肥后及时浇水;

(6)抽稀:在定植之后第2~3年,隔行抽稀,调大刺槐株行距至2m×3m;若干年后,等刺槐林再次需要抽稀时,可再次隔行抽稀,调大刺槐株行距至3m×4m,足够满足大径木材培育之用;而抽移的刺槐苗木可以作为造林后期补植苗木之用,或者作为工程苗出售,增加收益。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腐熟鸡粪30-45份,大豆渣10-20份,腐熟猪粪15-25份,麦麸8-15份。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圆筒形隔离罩比刺槐容器杯直径略大,使刺槐容器苗刚好能放进去即可;圆筒形隔离罩材质为可降解植物纤维制成。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刺槐杯苗容器杯直径为6-8cm,高度为8-10cm,容器杯为可降解的无纺布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