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纵横一体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6163.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9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徐元;鲁平泉;楼启明;骆乐;胡星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线型 工程 纵横 一体化 处理 方法 | ||
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纵横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三维地形、轴线与参数化横断面创建工程的BIM模型;步骤2:创建BIM模型的纵剖面;步骤3:在纵剖面上指定的桩号位置创建横断面;步骤4:重复步骤3,形成由纵剖面和复数横断面组成的纵横图。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一种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新型图形化表达方式,将纵断面与对应的多个横断面融合于一张“纵横图”中,大幅增强了工程图形化解析的可读性,使长线型河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更加科学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纵横一体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精准指导施工,工程设计采用二维图纸来准确描述待建设项目。建筑工程一般采用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以表达,但对于长线型工程,如道路、隧道与堤坝等,其工程特性与建筑工程有很大差别,需要符合自身特点的表达方式。
若要表达长线型工程,需分别绘制纵断面图与横断面图。其中,纵断面图为沿轴线(一般为长线型工程的中心线)剖切对应工程外轮廓线的工程制图,用于了解工程的整体变化情况,如工程顶部高程变化或者工程底部地形变化。
而横断面图为垂直于轴线某指定桩号(指轴线上某点到轴线起点的距离)的剖切图,用于详细了解该位置处的结构形式和细部结构。
现有技术方案中,要获取长线型工程的纵断面与横断面,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手动绘制。该方法要求工程师利用传统绘图板或者计算机CAD软件,从无到有、一笔一划的绘制所有纵断面与横断面内的相关内容,一般需要绘制1张纵断面图与n张横断面图。
第二种是通过工程BIM模型剖切绘制。该方法要求工程师直接利用BIM软件剖切工程的三维BIM模型以获取对应的纵断面和横断面,一般需剖切1张纵断面图与n张横断面图。
现有技术方案的主要缺点在于:不论是手动绘制还是基于BIM模型绘制,纵断面与横断面在物理空间上是分离的,工程人员需分别查看,且只能在人脑意识中进行空间位置的对应,不便于进一步的判断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纵横一体化处理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纵横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三维地形、轴线与参数化横断面创建工程的BIM模型;
步骤2:创建BIM模型的纵剖面,所述纵剖面是由沿堤轴线竖直上下的垂直面与BIM模型相交形成的,所述纵剖面是由多条相交线组成的剖面;
步骤3:在纵剖面上指定的桩号位置创建横断面,所述横断面沿着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剖切BIM模型,所述横断面包含剖切面与BIM模型相交的每一根线;
步骤4:重复步骤3,形成由纵剖面和复数横断面组成的纵横图。
进一步,所述纵剖面包括:沿轴线剖面的地形线和沿轴线剖面的结构顶高程线。
进一步,所述横断面包括:外部结构轮廓线和地形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一种基于BIM的长线型工程新型图形化表达方式,将纵断面与对应的多个横断面融合于一张“纵横图”中,大幅增强了工程图形化解析的可读性,使长线型河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更加科学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纵剖面902的示意图。
图2为横断面903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