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表面防喷器组合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5114.8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峰;田雪;何进辉;赵建亭;张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33/0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表面 防喷器组 海底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合表面防喷器组合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该布放回收系统包括船体,船体的上方设有钻台,船体内设有月池,钻台设于月池的正上方,月池内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台车轨道,船体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纵向设有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以及第三纵向轨道,船体上端面横向设有第一横向轨道,第一横向轨道与第一纵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连通,台车轨道之间纵向设有第一悬挂梁和第二悬挂梁。本发明以尽可能少的设备组合,实现适用于表面防喷器组和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与传统的防喷器组处理方法相比,无需防喷器组龙门吊,占用面积小,布置紧凑,易于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水钻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表面防喷器组合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从浅水走向深水、超深水海域;深水钻井技术及装备成为发展方向。防喷器组是钻井作业的安全保障,是预防和控制井喷事故的一道屏障。
防喷器组按作业位置可分为两大类:布置于水面以上的表面防喷器组和布置于水下的海底防喷器组。两种作业位置带来了布放回收系统组成的很大不同。
传统的布放回收系统是:采用龙门吊和台车配合的方式,由龙门吊吊运海底防喷器组至台车上,由台车将海底防喷器组运移至月池,然后连接隔水管下放至水下。
综上,现有传统的布放回收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占用面积较大,设备之间的间距较大;2.不易于扩展应用;3.设备数量众多,运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传统的布放回收系统不易于扩展应用和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了适合表面防喷器组合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合表面防喷器组合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系统,包括船体、设置于所述船体上方的钻台以及设置于所述船体内的月池,所述钻台设于所述月池的正上方,所述月池内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台车轨道,所述船体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纵向设有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以及第三纵向轨道,所述船体上端面横向设有第一横向轨道,所述第一横向轨道与所述第一纵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连通,所述台车轨道之间纵向设有第一悬挂梁和第二悬挂梁;台车沿所述台车轨道横向移动,第一托车和第三托车沿所述第一纵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纵向移动,第二托车沿所述第一横向轨道横向移动,第四托车沿所述第三纵向轨道纵向移动,所述第一悬挂梁和第二悬挂梁沿着所述台车轨道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车和第三托车内设有试压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的上端面与所述船体的上端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的上端面设有台车本体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钻台的下端面对称设有吊梁。
进一步地,所述吊梁的下端面设有吊葫芦,所述吊葫芦沿所述吊梁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挂梁和第二悬挂梁的侧端面开设有半圆形通孔。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合表面防喷器组合海底防喷器组的布放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防喷器经由吊机吊运至所述第三托车上,在存放位置完成试压;
步骤二、将隔水管下部总成或应急关断设备经由吊机吊运至所述第一托车上,在存放位置完成试压;
步骤三、将井口头经由吊机吊运至所述第二托车上;
步骤四、将套管头经由吊机吊运至所述第四托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5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管柱用旁通阀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井下仪器定位爪的收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