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斡氏假单胞菌及其在处理含有染料的污水、土壤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4629.6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龙;韩刚;穆迎春;李乐;王亚妮;杨臻;何雅静;何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金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02F3/34;C12R1/38;C12R1/10;C12R1/01;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杨乐;杜立军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斡氏假单胞菌 及其 处理 含有 染料 污水 土壤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斡氏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 veronii,于2019年4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23,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其包括华葵库特氏菌、地衣芽胞杆菌以及所述的斡氏假单胞菌。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三苯甲烷类染料的污水、土壤的处理工艺。本发明实施例斡氏假单胞菌可对水体或土壤中的三苯甲烷类染料的污水、土壤中的三苯甲烷类染料降解处理,且处理效果好,尤其是对孔雀石绿、结晶紫或龙胆紫具有很好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斡氏假单胞菌及其在处理含有孔雀石绿染料的污水、土壤的应用。
背景技术
孔雀石绿是一种常见的三苯甲烷类染料,广泛的运用在纺织印染工业中,又由于其对鱼类水霉病等病害具有良好控制效果,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曾长期作为渔药使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的报道证实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我国明确将孔雀石绿列为禁用药。但由于价格低廉、杀菌效果好等原因,仍有少量不法商贩使用。
微生物降解是目前公认的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也被证实是处理孔雀石绿污染的有效方式。房桂华等分离到一株能够以孔雀石绿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的菌株Pseudomonas stutzeri MDB-1,48h内可使10mg/L孔雀石绿完全降解。吴永利等研究报道在LB培养基中,菌株Pseudomonas sp.KL-1在6h内,可以使得100mg/L的孔雀石绿几乎完全被降解脱色;降解最适温度为30℃,菌株在pH为7-14范围均能很好的降解孔雀石绿,降解脱色率均能达到72%以上。
综上所述,已报道的菌株大部分菌株降解效率较低,虽然Pseudomonas sp.KL-1降解效果较好,但LB培养基营养丰富,无法代表菌株的实际降解效果。在实际修复的如土壤、水体的等环境中,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成分远远低于LB培养基,因此导致菌株无法发挥降解效果。鉴于,孔雀石绿在自然环境中残留期长、不易降解,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配伍高效降解微生物和其培养基,使其在低营养水体和土壤中发挥高效的孔雀石降解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株斡氏假单胞菌及其在处理含有染料的污水、土壤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水体和土壤中三苯甲烷类染料降解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斡氏假单胞菌菌株,于2019年4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7523。
优选的,所述斡氏假单胞菌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的斡氏假单胞菌在处理含有染料的污水、土壤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染料为三苯甲烷类染料。
优选的,所述三苯甲烷类染料为孔雀石绿、结晶紫或龙胆紫。
其中,水体中孔雀石绿的浓度可以为至少1mg/L,pH值可以为5-8,本发明实施例的斡氏假单胞菌可以在具有1mg/L以上孔雀石绿浓度和pH 5-8的养殖水体中良好生长并起到降低孔雀石绿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其包括华葵库特氏菌、地衣芽胞杆菌以及上述所述的斡氏假单胞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金龙,未经宋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