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4348.0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侯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贝敏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A23L31/00;A23L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发酵 基础原料 发酵 纯菌接种 三阶段 植入 香菇发酵液 米糠 细粉 紫米 酵母菌 浓缩 低温干燥 免疫赋活 原料混合 北虫草 磨细粉 牛樟菇 出芽 取样 打碎 日照 化验 环保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日照干燥米糠和紫米一段时间后打碎;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将三道原料混合,并低温干燥磨细粉;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通过浓缩香菇发酵液与米糠和紫米混合,以及一系列的发酵制得超级米蕈,使得米蕈具有免疫赋活功能,且本发明采用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工艺简单,环保,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米蕈是一种多醣体复合物,是以米糠所含有的多醣,大约是5%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s B)为主要原料,再以食用蕈类-椎茸分离出来的酵素,经过生物学方法制成-Rice Bran Aarabinoxylan Compound米糠阿拉伯聚木糖复合物,且米蕈可以协助调节虚弱免疫系统。米糠中的半纤维素B是以阿拉伯糖和木糖为主要构成糖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食物纤维,它虽然具有分子量较小的特征,但是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并不具有免疫赋活等功能,只有当通过香菇菌丝的培养而得到碳水化合物分解复合酶对米糠中的半纤维素B进行部分加水分解时,才具有免疫赋活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一段时间后打碎;
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
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6~28℃,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
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
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29~31℃,及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下,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
步骤6:将第一道原料、第二道原料和第三道原料混合均匀,并低温干燥28小时后磨细粉;
步骤7: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米糠和紫米接受日照干燥的时长为18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为45℃。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细粉的酸碱值PH为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通过浓缩香菇发酵液与米糠和紫米混合,以及一系列的发酵制得超级米蕈,使得米蕈具有免疫赋活功能,且本发明采用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工艺简单,环保,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贝敏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贝敏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