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气后处理装置、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3927.3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4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刘春晓;刘建新;杜慧勇;王站成;苗家轩;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11/00;F01N3/04;F01N3/023;F01N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装置 scr 前排 温度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尿素储存装置、尿素泵、尿素供给控制阀、尿素喷射器、排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还包括用于连接DPF和SCR且供尾气通过的降温通道;其中,尿素喷射器与降温通道连通,尿素泵分别与尿素储存装置和尿素喷射器连接并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尿素储存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在非DPF热再生时使用的尿素溶液的非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和用于存放在DPF热再生时使用的尿素溶液的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用于存放的尿素溶液浓度低于非DPF热再生时使用的尿素溶液的浓度。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净化有机内净化和尾气后处理两种,柴油机的后处理装置包括DOC(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PF(颗粒捕捉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等,这些依次串联在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其中,DPF用于减少发动机颗粒(PM)排放。在DPF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颗粒附着于DPF表面,影响排气流通性,增加油耗,使柴油机经济性变差,此时需要通过DPF再生技术去除堆积于其上的PM。一般的DPF主动再生技术均为热再生技术,即采用燃油后喷或通过燃烧器喷油燃烧,提高排气温度达到PM着火点(550-600℃),从而烧掉附着在DPF表面的PM。
DPF再生后的排气温度可能会升高至800℃以上,从而影响其后安装的SCR催化剂的工作。成本低、应用广泛的钒基催化剂的工作温度小于550℃,经过DPF再生后的排气温度远高于钒基催化剂的正常反应温度,高温会导致钒基催化剂中钒的挥发、失效,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DPF再生时需要控制进入SCR的尾气温度。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10875711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及其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在连接DPF和SCR的降温通道上设置喷水孔,并在喷水孔上安装喷水器,利用水汽化吸热的方式对排放的尾气进行降温。但是,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需要额外设置喷水器,并且对排放的尾气进行降温后仍然需要在降温通道内喷入尿素溶液,这就使整个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后处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又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SCR前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SCR前排气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降温通道:用于连接DPF和SCR,且供尾气通过;
尿素喷射器:用于与降温通道连通,并向降温通道内喷射尿素溶液;
尿素储存装置:包括非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和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非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用于存放在非DPF热再生时使用的尿素溶液;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用于存放在DPF热再生时使用的尿素溶液,热再生用尿素存放腔室用于存放的尿素溶液浓度低于非DPF热再生时使用的尿素溶液的浓度;
尿素泵:与尿素储存装置和尿素喷射器连接,用于将尿素储存装置内的尿素溶液泵送至尿素喷射器中;
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DPF热再生时的排气温度;
尿素供给控制阀:设置在尿素泵与尿素储存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