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颗粒抗氧化层等离子体制备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3155.3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邓龙江;郭阳;简贤;张丽;尹良君;谢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1/0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颗粒 氧化 等离子体 制备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金属颗粒抗氧化层等离子体制备技术,具体过程为:将金属颗粒在空气中高温氧化得到前驱体材料;将前驱体材料经等离子体处理,形成厚度为200~600nm的稳定附着在金属颗粒表面的高温抗氧化梯度陶瓷结构;其中,等离子体处理的气压为50~150Pa,温度为500~900℃,功率为300~500W,单次反应时间为20s~60s,间隔时间为20~40s,反应次数为20~40次。本发明形成的梯度陶瓷层可有效减小FSA与氧化气氛之间的传输通道,提高FSA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与传统的抗氧化涂层相比,原位生长的梯度陶瓷与金属颗粒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使得耐高温抗氧化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匹配性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颗粒抗氧化层等离子体制备技术,具体说是涉及在金属颗粒表面制备一层具有良好抗氧化作用的梯度陶瓷结构的一种等离子体技术。
背景技术
零价金属颗粒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机械微电子、光学器件、生物医疗、化工能源等领域。然而,未经表面处理的零价金属颗粒材料存在抗氧化性差、易腐蚀等缺陷。CN105385987A公布了一种金属钨表面高温抗氧化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具有洁净表面的金属钨埋入钼化渗剂中,经惰性氛围热处理后得到金属钨表面具有钨钼固溶体层的半成品,随后将该半成品经氮气热处理后被埋入硅化渗剂中,并在惰性气氛中热加工得到金属钨表面为W-Mo-N-Si系高温抗氧化层的成品。然而,该制备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涂层与基体间的热匹配性差、难以控制涂层的结构与相态,直接影响着金属钨的高温使用寿命。公开号为CN1452453的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通过紫外线照射形成抗氧化层的方法,首先在原导电主体的包覆皮膜表面先施以银胶的覆盖,随后在银胶的表层涂布内含UV起始剂的PU(聚氨酯),最后再经紫外线的照射,令PU与起始剂产生交聚反应,形成稳固附着于银胶表层的抗氧化PU层。该制备工艺同样存在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难以匹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金属颗粒材料易腐蚀、抗氧化性能差、抗氧化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难以匹配的缺陷,提出了金属颗粒抗氧化层等离子体制备技术。本发明在金属颗粒表面得到一层厚度为200~600nm的稳定附着在金属颗粒表面的抗腐蚀、高温抗氧化的梯度陶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金属颗粒抗氧化层等离子体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颗粒在空气中高温氧化得到前驱体材料,氧化温度为500~900℃,氧化时间为1~15h;
将前驱体材料经等离子体处理,形成厚度为200~600nm的稳定附着在金属颗粒表面的高温抗氧化梯度陶瓷结构,即抗氧化层;其中,等离子体处理的气压为50~150Pa,温度为500~900℃,等离子体功率为300~500W,单次反应时间为20s~60s,间隔时间为20~40s,反应次数为20~40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颗粒包括但不限于FeCo、FeSiAl等零价态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颗粒表面的高温抗氧化梯度陶瓷结构包括2~4层梯度陶瓷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颗粒抗氧化层等离子体制备技术,利用在FSA(FeSiAl)表面原位氧化生成无序氧化层,并进一步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将无序氧化层转换为全新的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的梯度陶瓷层。本发明技术形成的梯度陶瓷层可有效减小FSA与氧化气氛之间的传输通道,提高FSA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与传统的抗氧化涂层相比,原位生长的梯度陶瓷与金属颗粒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使得耐高温抗氧化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匹配性大大提升。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反应过程可控且产率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步骤2得到的梯度陶瓷/FSA复合结构(FSA@GCLs)截面背散射电子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液开关阀
- 下一篇:一种金属陶瓷用固溶合金粉末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