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复合保鲜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鲟鱼鱼糜制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2410.2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石玉刚;张润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4/18 | 分类号: | A23B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牛世静 |
地址: | 3100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复合 保鲜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鲟鱼 制品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生物复合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以溶液的形式存在,溶剂为超纯水,溶液中没食子酸癸醇酯浓度为0.1~0.2 mg/L,双歧杆菌细菌素S浓度为0.05mg/L~0.15 mg/L,山竹皮提取物的浓度为1 mg/L~3 mg/L;
所述没食子酸癸醇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没食子酸与正癸醇摩尔比为2:4~6,利用脂肪酶作为酶促反应催化剂,浓度为8wt%,叔丁醇作为反应介质,在50 oC温度条件下反应13 h,利用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制备的产物即为没食子酸癸醇酯;
所述的山竹皮提取物利用深度共熔溶剂及超声法获取;
所述的双歧杆菌细菌素S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37 oC条件下于MRS-C肉汤中生长28 h的双歧杆菌培养液加热至80 oC保持30 min以杀死细胞并通过灭活蛋白水解酶防止细菌素降解,冷却至室温后,用无菌1 M NaOH将培养基调节至pH 8.0,并在4 oC下搅拌过夜,以促进细菌素分子在生产细胞表面上的吸附;通过离心获得目标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三次,然后悬浮在0.1 mM NaCl中以从生产细胞中解吸细菌素分子,其中0.1 mM NaCl的pH值为3.0;将细胞悬浮液在4 oC下搅拌过夜;使用1.0kDa截留膜将上清液在4 oC下透析24 h后获得双歧杆菌细菌素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没食子酸癸醇酯浓度为0.2 mg/L,双歧杆菌细菌素S浓度为0.15 mg/L,山竹皮提取物的浓度为3 mg/L。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利用酶促法制备没食子酸癸醇酯:
没食子酸与正癸醇摩尔比为2:4~6,利用脂肪酶作为酶促反应催化剂,浓度为8wt%,叔丁醇作为反应介质,在50 oC温度条件下反应13 h,利用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制备的产物即为没食子酸癸醇酯;
S2. 利用生物法制备双歧杆菌细菌素S:
将37 oC条件下于MRS-C肉汤中生长28 h的双歧杆菌培养液加热至80 oC保持30 min以杀死细胞并通过灭活蛋白水解酶防止细菌素降解,冷却至室温后,用无菌1 M NaOH将培养基调节至pH 8.0,并在4 oC下搅拌过夜,以促进细菌素分子在生产细胞表面上的吸附;通过离心获得目标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三次,然后悬浮在0.1 mM NaCl中以从生产细胞中解吸细菌素分子,其中0.1 mM NaCl的pH值为3.0;将细胞悬浮液在4 oC下搅拌过夜;使用1.0kDa截留膜将上清液在4 oC下透析24 h后获得双歧杆菌细菌素S;
S3. 利用深度共熔溶剂及超声法获取山竹皮提取物;
S4. 将没食子酸癸醇酯、双歧杆菌细菌素S和山竹皮提取物溶解于超纯水,得到生物复合保鲜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度共熔溶剂及超声法获取山竹皮提取物的步骤如下:
根据预定的摩尔比,氯化胆碱:乙二醇为1:2,配制混合物;在恒定搅拌下将混合物置于80 oC的加盖烧瓶中,直至获得均匀的无色液体即为深度共熔溶剂;将深度共熔溶剂与25%的水混合,将碾碎的山竹皮置于混合液中,并在50 oC下进行60 min的提取,即可得山竹皮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先将没食子酸癸醇酯溶解于乙醇,超声加速溶解,再溶于超纯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超声辅助条件为:150 W、40 KHz。
7.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复合保鲜剂用于鲟鱼鱼糜制品的保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24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