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固色率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墨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1608.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水友;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52;D06P1/46;D06P1/62;D06P5/3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固色率 数码 印花 活性染料 墨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色率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墨水,其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活活性染料17‑28%、高分子固色分散剂2‑10%、保湿剂1‑5%、pH调节剂0.5‑1%、杀菌剂0.1‑1%、助溶剂2‑10%、稳定剂0.5‑1.5%、余量为去离子水。通过加入本发明的高分子固色分散剂的加入可以对染料有助溶作用,进而增加染料的溶解度,可以达到提升墨水中的染料含量,本发明的高分子固色分散剂还具有较强的碱性,可以催化活性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交联,可以大大提高墨水的固色率,特别适用于棉和人棉纤维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码喷墨印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固色率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计算机数据处理、精密机械、光电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应用的产物。针对纺织品的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完成了从技术模型到生产应用的转变。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依靠其明显的绿色印花技术和独特的印花方式,已在全球逐步替代传统的纺织品印花技术。
2000年以后,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中间经历了从主要用于纺织印染前期的打样到小批量生产再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变过程。随后,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逐步渗透到服装、家纺、汽车装饰、设计、广告、个性化定制、网店等多个领域。近十年,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量几乎每两年翻一番,呈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数码喷墨印花在我国纺织印花行业的比例已经高达l0%左右。
墨水作为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基本耗材,其品质决定了数码喷墨印花纺织品质量。目前,我国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用墨水整体品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内有相应产品,但由于受到原材料、技术等相关条件影响,与国外同类产品在质量上相差甚多,无法取代进口产品,原材料的供应也受限制,价格也无法降低,印染厂成本也无法下降。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和进口墨水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其中,用于高速数码喷墨印花等高端墨水技术几乎为国外(欧美、日韩)垄断。上述,成为影响我国数码印花产业普及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活性染料墨水是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墨水中的一种,具有墨水流动性好,饱和度高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数码印花是一种伴随这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现代科技应用的产物,相对与传统的印染有着应用灵活多变、操作智能、生产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在目前数码印花领域中,活性墨水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墨水,可应用于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等织物上,包括棉、人造丝、亚麻、真丝等面料,能赋予锦纶印花织物优异的耐水洗牢度,也可以代替铬媒染料用于羊毛染色,并随着对生产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的日益严格,活性墨水逐渐取代还原、媒染染料等而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数码印花用的活性墨水对活性染料的应用适应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款性能优良的活性染料需具备有较低的含盐量,优良的上色率、较高的溶解度和溶液稳定性;Huntsman公司在专利WO2004/069937中也公开了一系列乙烯砜型的活性染料混合物,该活性染料混合物具有高活性、良好的得色率、优异的洗净性和湿坚牢度等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固色率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墨水,具有固色率高、染料含量高性能温度可长期存储等较好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固色率数码印花用活性染料墨水,其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活性染料17-28%、高分子固色分散剂2-10%、保湿剂1-5%、pH调节剂0.5-1%、杀菌剂0.1-1%、助溶剂2-10%、稳定剂0.5-1.5%余量为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