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11092.8 | 申请日: | 2019-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严浙平;黄飞;吴迪;田凯欣;万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9/455;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无人 航行 集群 仿真 平台 | ||
1.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包括水面监控模块、3D模型与信息中转模块以及UUV仿真模块;其特征是:水面监控模块生成使命任务,下发给每一个UUV并显示每个UUV的状态信息;3D模型与信息中转模块运行信息中转服务程序、3维以及2维显示程序,把水面监控模块下发的使命任务通过串口发送给每个UUV并对UUV集群进行实时3维显示与2维显示;UUV仿真模块接收使命任务,解析任务指令,并通过控制器得到输出提供给UUVModel,UUVModel进行解算得到UUV的状态信息并在界面上显示,再把信息发回给水面控制模块和全部UU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水面监控模块使用FleetUUV进行使命任务的生成、使命任务的下发,接收UUV集群中每个UUV状态并把UUV的状态进行图形化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UUV仿真模块使用两台QNX虚拟机对UUV的运动进行仿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所述UUVModel进行解算是运行UUVModel对UUV的动力学特性和相关参数仿真,解析出UUV的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把信息发回给水面控制模块和全部UUV是指:状态信息通过CommTunnel和3D模型与信息中转模块发回水面监控模块和全部UUV。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水面监控模块包括一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用于任务规划并下发使命任务文本,以及用于状态监控,监控状态包括每个UUV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航向、航速、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UUV自身的健康状况,由一个基于Windows的GUI软件FleetUUV来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3D模型与信息中转模块包括一台运行Ubuntu系统的计算机和USB转RS-232转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UUV仿真模块由多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组成,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对真实UUV的仿真,其一是通过采用VMware软件,在仿真UUV的计算机上安装两台QNX虚拟机,分别对应QNXMission和QNXMotion;其二是基于Windows的GUI软件UUVMode包括已经组装完成UUV的全部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参数,在仿真过程中在界面上直接显示出UUV的位置、航向、航速以及姿态信息;其三是使用CommTunnel实现串口信息和网络信息的相互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UUV仿真模块由多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组成,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对真实UUV的仿真,其一是通过采用VMware软件,在仿真UUV的计算机上安装两台QNX虚拟机,分别对应QNXMission和QNXMotion;其二是基于Windows的GUI软件UUVMode包括已经组装完成UUV的全部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参数,在仿真过程中在界面上直接显示出UUV的位置、航向、航速以及姿态信息;其三是使用CommTunnel实现串口信息和网络信息的相互转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仿真平台,其特征是:UUV仿真模块由多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组成,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对真实UUV的仿真,其一是通过采用VMware软件,在仿真UUV的计算机上安装两台QNX虚拟机,分别对应QNXMission和QNXMotion;其二是基于Windows的GUI软件UUVMode包括已经组装完成UUV的全部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参数,在仿真过程中在界面上直接显示出UUV的位置、航向、航速以及姿态信息;其三是使用CommTunnel实现串口信息和网络信息的相互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0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