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给药导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9814.6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清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针 给药孔 给药 模组 导入装置 注射针筒 复数 基板 通孔 针筒 皮肤 外围 等间距分布 活塞推杆 基板中间 数量一致 线性调节 针头折断 水滴状 穿出 导头 针头 损伤 注射 自由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给药导入装置,包括注射针筒件、导头、微针件以及调节盖,调节盖与微针件相对转动;注射针筒件包括针筒和插设在针筒内的活塞推杆;微针件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中间的微针模组以及开设在基板上的复数个水滴状的给药孔,给药孔沿周向等间距分布在微针模组的外围;调节盖的中间设有供微针模组穿出的通孔,调节盖上位于通孔的外围设有复数个用于与给药孔配合调节给药流量的调节孔,调节孔的数量与给药孔的数量一致。本发明不但能够自由吸取所需药物进行注射,提升其使用的灵活性,而且能够防止针头折断,避免因针头断在皮肤中给皮肤造成的损伤,还能线性调节给药的流量,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给药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和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在现阶段的治疗手段中,药剂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它的治疗原理是通过一定的输运方式,将药物从体外转移到人体内后产生药效。
经皮给药(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TDD)是指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等大分子为主的生物制剂愈来愈多,给药途径是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为生物制剂口服时很容易在肝脏和胃肠道中降解,降低生物制剂的有效利用度;注射时又难以保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频繁注射还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因此,经皮给药作为口服、注射之外的第三大给药方式备受关注。与普通给药方式相比,经皮给药有以下优点:
(1)避免药物口服时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提高治疗效果;
(2)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释放时间,保证体内恒定的血药浓度;
(3)提高用药安全性,如发现不良反应,可立刻停止给药,减少口服或肌注的危险性。
(4)提供一种温和的给药方式,改善受药者的适应性,避免了儿童见到针头的恐惧和受药者因用药方案不熟悉而造成给药的不准确。
然而,现有技术的经皮给药装置中的药物都是预装好的,使用灵活性不好,且现有经皮给药装置的针头较为脆弱容易断在皮肤中,又由于针头微小,即使断在皮肤中也不易被察觉,容易残留在皮肤中对皮肤造成损伤,除此以外,现有给药装置在注射时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控制给药的流量。因此,现有概要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使用需求,如何对现有给药装置进行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给药导入装置,不但能够自由吸取所需药物进行注射,提升其使用的灵活性,而且能够防止针头折断,避免因针头断在皮肤中给皮肤造成的损伤,还能线性调节给药的流量,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给药导入装置,包括注射针筒件、套设在注射针筒件出液口处的导头、嵌设在导头上的微针件以及盖设在微针件上的调节盖,所述调节盖与微针件相对转动;
所述注射针筒件包括针筒和插设在针筒内的活塞推杆;
所述微针件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中间的微针模组以及开设在基板上的复数个水滴状的给药孔,所述给药孔沿周向等间距分布在微针模组的外围;
所述调节盖的中间设有供微针模组穿出的通孔,所述调节盖上位于通孔的外围设有复数个用于与给药孔配合调节给药流量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与给药孔的数量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筒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筒底部的外表面上对称设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针筒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清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清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