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9571.6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妮;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1/352;A61K47/10;A61K47/2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素溶致 液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本发明选用医学上可接受的油基聚氧乙烯(10)(Brij97)及油基聚氧乙烯(20)(Brij98)表面活性剂及亲水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bmim]BF4)及水制备了层状相,六角相及立方相溶致液晶并用于包封疏水性多酚类药物二氢杨梅素(DMY),研究发现DMY诱导了层状相液晶结构向立方相的转变。并且,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的液晶对DMY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包封多酚的技术,包括胶束、乳液、脂质体、纳米颗粒和溶致液晶。与其他制剂相比,溶致液晶具有更高的粘弹性和结构可控性。它可以在水通道或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区域中容纳生物活性分子,因此其适合作为药物控释系统。此外,具有复杂纳米结构的液晶材料已经被证明具有对不同尺寸和极性的活性物质的持续释放能力。因此,液晶材料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药物递送系统。这种液晶制剂可以将药物浓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维持在治疗浓度范围内,从而减少给药频率并使副作用最小化。
室温离子液体(RTIL)是在室温下为液体的盐。其作为一种离子化合物具有高热稳定性,高导电性等物理性质,被认为是一种“绿色溶剂”。此外,在室温或体温下呈液体的盐比固体形式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吸收性和稳定性。这使RTIL在生物医学应用,生物催化分离、能量储存转化,制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明人发现,尽管IL对疏水药物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但在ILs被在医学和药物应用之前其毒性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本发明选用医学上可接受的油基聚氧乙烯(10)(Brij97)、油基聚氧乙烯(20)(Brij98)表面活性剂、亲水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bmim]BF4)及水制备了层状相,六角相及立方相溶致液晶并用于包封疏水性多酚类药物二氢杨梅素(DMY),研究发现DMY诱导了层状相液晶结构向立方相的转变;并且,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的液晶对DMY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因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包括二氢杨梅素以及具有诱导形成溶致液晶结构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诱导形成溶致液晶结构的组合物由油基聚氧乙烯、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bmim]BF4)和水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油基聚氧乙烯为油基聚氧乙烯(10)(Brij97)或油基聚氧乙烯(20)(Brij98)。
其中,所述二氢杨梅素占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10wt%,进一步不大于5wt%,更进一步不大于1wt%;优选为0.5wt%、1wt%、2wt%、5wt%、7wt%或10wt%;
以所述具有诱导形成溶致液晶结构的组合物的重量为基准:
油基聚氧乙烯占有的质量百分比为48~76wt%;进一步优选为48wt%或76wt%;
1-丁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占有的质量百分比为4~12wt%;进一步优选为4wt%或12wt%;
水占有的质量百分比为20~40wt%;进一步优选为20wt%或40wt%。
进一步的,所述二氢杨梅素溶致液晶制剂在不高于30℃时包含层状相液晶、六角相液晶和/或立方相液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