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09393.7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森;朱雅男;侯永慧;赵海栋;周倩;杨现利;杨增昭;张淑芸;邓聂周;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恒森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6;E02D17/02;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 地址: | 453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垂直 止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垂直墙体,所述垂直墙体的两侧分别为挡水侧和挡土侧,所述挡水侧上固定设有第一阻挡块,所述挡土侧上设有第二阻挡块,所述挡土侧位于所述第二阻挡块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均设有滑槽,所述垂直墙体上设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栏杆和若干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之间设有卷杆,所述卷杆上缠绕有塑料防水布,所述塑料防水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栏杆的长度。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垂直墙体挡水的高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不使用的时候隔板可当成人行通道使用,大大的增加了隔板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也逐步跟上,作为人们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河道也不断的进行改造,河道改造是综合治理河道的工作。为了控制河道洪水,改善防洪、灌溉、淤滩及工农业用水条件,针对不同的要求,对河道进行治导、疏通、护岸。堤防等综合治理。整治河道时,必须使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近远期相结合。达到行洪安全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河道护坡是河道改造中一个基础设施。
在一些公园景区等河道的两侧大都使用一些垂直的混凝土结构来进行挡水同时也能够减少泥土的流失,但是现有的垂直的混凝土结构的高度一定,在遇到洪水的时候,洪水能够轻易的翻过垂直的混凝土结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导致水流从斜坡上冲到混凝土墙体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包括垂直墙体,所述垂直墙体的两侧分别为挡水侧和挡土侧,所述挡水侧上固定设有第一阻挡块,所述挡土侧上设有第二阻挡块,所述挡土侧位于所述第二阻挡块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均设有滑槽,所述垂直墙体上设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栏杆和若干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之间设有卷杆,所述卷杆上缠绕有塑料防水布,所述塑料防水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栏杆的长度,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隔板相匹配,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半包裹设有所述塑料防水布,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设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所述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固定设有第一橡胶垫块,所述第一橡胶垫块上粘接有柱形气囊,所述柱形气囊的一侧通过连接气道与充气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气道贯穿所述第一橡胶垫块,所述充气口开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充气口处设有堵头,所述柱形气囊迎水的一侧设有板形气囊,所述板形气囊与所述柱形气囊相连通,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槽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固定设有第二橡胶垫块,所述垂直墙体上开设有若干沉降缝,所述沉降缝的两端设有若干U形连接筋,所述U形连接筋外固定设有防水橡胶片,所述沉降缝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沉降缝之间填充有泡沫板,所述立柱之间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所述限位槽内固定设有橡胶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侧位于所述第一阻挡块上设有若干条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二栏杆分别为两排,且,两排的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侧上设有路基,所述隔板根据每两个立柱之间的位置进行铺设在所述路基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卡槽,所述充气口位于所述卡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二栏杆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垂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所述橡胶板接触处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隔板的底部紧密接触形成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恒森,未经李恒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山体塌方专用施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