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分区综合催化裂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8564.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韩建年;盛强;朱天庆;高成地;高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G11/18 | 分类号: | C10G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分区 综合 催化裂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催化剂分区综合催化裂化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重质原料油催化裂化反应的主反应器(3)、用于轻质原料油催化裂化反应的副反应器(11)、再生器(14)以及设置在再生器(14)外部的A催化剂储罐(21)和B催化剂储罐(24),A催化剂储罐(21)和B催化剂储罐(24)各自的内部上方分别设置A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0)和B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3),再生器(14)通过管路与A催化剂储罐(21)内的A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0)连接,A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0)顶部通过管路与B催化剂储罐(24)内的B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3)连接、A催化剂储罐(21)底部通过管路与主反应器(3)连接,B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3)顶部通过管路与再生器(14)连接,B催化剂储罐(24)底部通过管路与副反应器(11)连接,A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0)和B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3)各自的底部分别设置开口,并分别与A催化剂储罐(21)和B催化剂储罐(24)内部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反应器(3)和副反应器(11)的型式分别是各自独立的提升管反应器、输送床反应器、提升管+快速床反应器、湍流床+快速床反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A催化剂初旋分离器为能够实现A催化剂分离50~100wt%的旋风分离器,其进气口开在上方或中间位置;所述B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3)为能够实现B催化剂分离50~100wt%的旋风分离器,其进气口开在上方或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再生器(14)通过第一再生斜管(17)与再生催化剂立管(19)底部连接,再生催化剂立管(19)顶部与A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0)连接;A催化剂储罐(21)底部通过第二再生斜管(22)与主反应器(3)连接;B催化剂储罐(24)底部通过第三再生斜管(25)与副反应器(11)连接;B催化剂初旋分离器(23)顶部通过溢出气管线(26)与再生器(14)上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反应器(3)和副反应器(11)分别为提升管反应器;主反应器(3)顶部与汽提器(4)底部连接并贯穿汽提器(4)进入到沉降器(5),汽提器(4)顶部与沉降器(5)底部连接,副反应器(11)顶部与沉降器(5)连接;主反应器(3)底部通过第二再生斜管(22)与A催化剂储罐(21)底部连接;副反应器(11)底部通过第三再生斜管(25)与B催化剂储罐(24)底部连接;汽提器(4)下端通过待生斜管(13)与再生器(14)下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沉降器(5)内设置第一初旋分离器(12),副反应器(11)顶部与第一初旋分离器(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沉降器(5)内还设置与主反应器(3)连接的第二初旋分离器(6),并在沉降器(5)顶部设置二级旋分器(7),二级旋分器(7)顶部穿过沉降器(5)顶部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再生器(14)内上部设置旋风分离器(16),旋风分离器(16)顶部通过管路穿过再生器(14)顶部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85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原料裂解蒸馏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催化剂分区催化裂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