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的检测寨卡病毒荧光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8171.3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芳;孙琦;徐晨;张浩森;陈宇帆;娄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69;G01N33/54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寨卡病毒 多模干涉波导 雪崩光电二极管 荧光检测系统 检测 多模干涉 液芯波导 荧光信号 波导 固芯 激光发射 特异性强 荧光标记 激光器 灵敏度 交界处 交替的 亮条纹 条纹 核酸 明暗 蛋白 测量 干涉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的检测寨卡病毒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由激光器、多模干涉波导、液芯波导、固芯波导和雪崩光电二极管构成。将激光发射到多模干涉波导中,在液芯波导与多模干涉波导交界处发生干涉,并产生明暗交替的条纹,荧光标记的物质在亮条纹处产生荧光信号,荧光信号通过固芯波导被雪崩光电二极管接收,分析该信号即可得知样品中是否有待检测的物质。该系统可实现寨卡病毒蛋白和寨卡病毒核酸的检测,具有测量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分子检测技术,光流体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利用不同荧光的吸收光谱与激光干涉图案波长相匹配的特性,实现荧光物质的检测。该系统测量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匹配速度快,易操作等优点。
背景技术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自爆发以来已经造成全球总计150万人死亡,对人体的寨卡病毒症状诊断是较困难的,因为寨卡病毒感染最初阶段与流感相似,而且检测时容易与其他黄病毒混淆,传统检测手段因具有交差反应性,准确率较低,因此快速准确检测寨卡病毒的技术受到人们高度重视。
传统的寨卡病毒检测技术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其中逆转录-聚合酶链链反应法操作复杂,步骤繁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耗时较长,并且由于病毒的交叉反应性容易导致检测出结果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满足人们目前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的检测寨卡病毒荧光检测系统具有测量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匹配速度快,易操作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的检测寨卡病毒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由激光器、多模干涉波导、液芯波导、固芯波导和雪崩光电二极管构成;激光发射到多模干涉波导中,不同传播模式下在液芯波导与多模干涉波导交界处发生干涉,并产生明暗交替的条纹,当偶联了荧光标记待测物的磁珠通过条纹时,荧光标记的物质在亮条纹处产生荧光信号,荧光信号通过固芯波导被雪崩光电二极管接收,分析该信号即可得知样品中是否有待检测的物质。
本发明所述的激光器,当待测物为寨卡病毒蛋白时,激光器发射波长556nm,当待测物为寨卡病毒核酸时,激光器发射波长633nm。
本发明所述的多模干涉波导宽75μm,由折射率为1.46的固芯反射反共振波导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液芯波导是由介电层作为外层构成的空心波导,折射率为1.46,空心波导的高为5μm,宽度为12μm。
本发明所述的固芯波导是由固芯反射反共振波导构成,折射率为1.46,波导的高为5μm,宽度为12μm,长度为20μm。
本发明所述的雪崩光电二极管为硅雪崩光电二极管,响应波长范围为0.4μm~1μm,响应时间0.2~0.5ns,工作电压50~100V,放大倍数30~100。
本发明所述具有的特点优势为:1.可检测寨卡病毒蛋白和寨卡病毒核酸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目标,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2.本系统检测速度快,测量结果显示迅速。3.本系统经重新计算后可以用于检测样品未知的物质,具有普遍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1-激光器,2-多模干涉波导,3-雪崩光电二极管,4-固芯波导,5-液芯波导出口,6-液芯波导,7-液芯波导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8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