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机双基前下视阵列SAR三维稀疏成像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894.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韦顺军;闫敏;王谋;张星月;张晓玲;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41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曾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疏 三维成像 三维 成像技术 飞机平台 线阵天线 机双 成像 雷达发射系统 雷达接收系统 三维成像技术 线性阵列天线 成像模型 飞机运动 观测区域 回波信号 机载平台 压缩感知 运动平台 卫星 高分辨 飞机 基地 观测 场景 安置 | ||
1.一种星机双基前下视阵列SAR三维稀疏成像技术,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设置星机双基阵列SAR的雷达卫星发射机参数:
设置星机双基阵列SAR的雷达卫星发射机参数,包括:雷达卫星发射信号的载频,记为fc;雷达卫星发射信号的调制频率,记为fdr;雷达卫星发射信号的带宽,记为B;雷达卫星采用正侧视工作模式,雷达卫星发射机的正侧视入射角,记为θT;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记为C;雷达卫星的观测空间设为地面三维坐标系,记为X-Y-Z,其中X表示水平面横轴,Y表示水平面纵轴,Z表示水平垂直轴;卫星沿着Y轴平行方向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雷达卫星发射系统的初始参考位置,记为PT(0);雷达卫星发射系统在第n个慢时刻的位置,记为PT(n);其中PT(0)=(xT,yT,zT),PT(n)=PT(0)+VT·n,0≤n≤NS,其中xT记为雷达卫星在X轴的初始位置且xT=HT·tanθT,yT记为雷达卫星在Y轴的初始位置,zT记为雷达卫星在Z轴的初始位置且zT=HT,HT记为雷达卫星发射机的高度,VT记为卫星的运动速度矢量,n记为慢时刻序号且n为自然数,NS记为雷达卫星一个合成孔径时间内的慢时刻总数,tan(·)表示正切值函数;
步骤2、设置星机双基阵列SAR的飞机雷达接收机参数:
设置星机双基阵列SAR的飞机雷达接收机参数,包括:飞机雷达接收机的观测空间与步骤1设置相同;飞机搭载线性阵列天线进行回波信号接收,线性阵列天线沿X轴平行方向等间隔均匀分布,飞机沿Y轴平行方向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飞机雷达接收机采用前下视工作模式,飞机雷达接收机的前下视入射角,记为θR;飞机雷达接收机的初始参考位置,记为PR(0);飞机雷达接收机中第m个线阵阵元在第n个慢时刻的位置,记为PR(m,n);其中,PR(0)=(xR,yR,zR),PR(m,n)=PR(0)+VR·n+dR(m),0≤n≤NS,0≤m≤NA,其中xR记为飞机在X轴的初始位置且xR=HR·tanθR,yR记为飞机在Y轴的初始位置,zR记为飞机在Z轴的初始位置且zR=HR,HR记为飞机雷达接收机的高度,m记为线性阵列天线的第m个阵元且m为自然数,VR记为飞机的运动速度矢量,dR(m)记为线性阵列天线中第m个阵元的相对位置且dR(m)=((m-NA/2)LA/NA,0,0),NA记为线性阵列天线的阵元总数;线性阵列天线的总长度,记为LA;根据星机双基阵列SAR成像方案,本发明所需的星机双基阵列SAR的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雷达接收机参数均为已知;
步骤3、设置星机双基阵列SAR的观测场景目标空间参数:
设置星机双基阵列SAR的观测场景目标空间参数,包括:以雷达波束照射场斜距平面Y-R和垂直于该水平面向上的水平面横轴X所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X-Y-R作为星机双基阵列SAR的观测场景目标空间Ω0,其中该成像空间的水平面横轴X和纵轴Y与步骤1中观测空间的水平面横轴X和纵轴Y相同,R表示雷达距离向;
将目标空间Ω0均匀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三维离散分辨单元网格,记为Ω0(i,j,k),其中i,j,k分别为自然数,并且i=1,2,…,NX,j=1,2,…,NY,k=1,2,…,NR,i记为Ω0(i,j,k)在水平面横轴X的第i个单元,j记为Ω0(i,j,k)在水平面纵轴Y的第j个单元,k记为Ω0(i,j,k)在距离向R的第k个单元,NX、NY和NR分别记为目标空间Ω0在水平横轴X、水平纵轴Y和距离向R的单元网格总数,dx,dy和dr分别记为单元网格在水平横轴X、水平纵轴Y和距离向R的相邻单元间隔,三维空间Ω0(i,j,k)的维数为NX×NY×NR;观测场景目标空间第k个距离向对应的水平横轴X和水平纵轴Y所构成的平面网格,记为Ωk(i,j),k=1,2,…,NR,其中Ωk(i,j)维数为NX×NY,Ωk(i,j)也称为Ω0(i,j,k)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目标空间Ω0的参考位置中心,记为P0;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第i个横轴、第j个纵轴对应单元网格的位置,记为Pk(i,j),i=1,2,…,NX,j=1,2,…,NY,k=1,2,…,NR;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第i个横轴、第j个纵轴对应单元网格元素的散射系数,记为σk(i,j),i=1,2,…,NX,j=1,2,…,NY,k=1,2,…,NR;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对应的距离向快时间,记为tk,k=1,2,…,NR,tk的维数为NR;根据星机双基阵列SAR成像观测方案,本发明所需的星机双基阵列SAR观测场景目标空间参数均为已知;
步骤4、计算星机双基阵列SAR的双基距离历史:
采用公式Rk,m,n(i,j)=||PT(n)-Pk(i,j)||2+||PR(m,n)-Pk(i,j)||2,计算得到在第n个慢时刻,目标空间Ω0中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到机双基阵列SAR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雷达接收机的双程距离历史,记为Rk,m,n(i,j),i=1,2,…,NX,j=1,2,…,NY,k=1,2,…,NR,m=1,2,…,NA,n=1,2,…,NS,其中PT(n)和PR(m,n)分别为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第n个慢时刻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雷达接收机中第m个线阵阵元的位置,Pk(i,j)为步骤3得到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第i个横轴和第j个纵轴对应单元网格的位置,||·||2表示向量的L2范数运算符号;为简单起见,本专利下文中用符号Rk,l(i,j)代替符号Rk,m,n(i,j),l表示为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其中l为自然数且l=1,2,…,NANS;
采用公式R0=||PT(0)-P0||2+||PR(0,0)-P0||2,计算得到初始零时刻目标空间Ω0参考位置中心P0到双基阵列SAR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雷达接收机的参考距离历史,记为R0,其中PT(0)和PR(0,0)分别为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接收机的初始参考位置,P0为步骤3得到的目标空间Ω0的参考位置中心位置;
步骤5、构建星机双基阵列SAR距离向回波信号的测量矩阵:
初始化星机双基阵列SAR距离向回波信号的相关参数,包括:星机双基阵列SAR的原始回波数据,记为s0(tk,l),k=1,2,…,NR,l=1,2,…,NANS,其中tk为步骤3得到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对应的距离向快时间,在实际观测中星机双基阵列SAR的原始回波数据由飞机接收机提供;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散射系数列向量,记为ql,l=1,2,…,NANS,ql的维数为NR;
采用公式Al=Vec[exp(1j2πfdr(tkaT-atkT)2)],计算得到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的回波测量矩阵,记为Al,k=1,2,…,NR,l=1,2,…,NANS,其中fdr为步骤1设置的雷达卫星发射信号的调制频率,a为维数为NR的单位向量,[·]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exp(·)表示以e为底数的指数运算,1j表示虚部符号,π表示圆周率,Vec[·]表示将矩阵转换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采用公式gl=Vec[s0(tk,l)]T,计算得到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的回波信号向量,记为gl,k=1,2,…,NR,l=1,2,…,NANS;
步骤6、星机双基阵列SAR距离向稀疏成像:
采用标准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对公式进行求解,得到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回波信号对应的目标散射系数列向量最优解,记为其中λ表示拉格朗日正则化参数,||·||1表示向量的L1范数运算符号,gl为步骤5得到的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的回波信号向量,Al为步骤5得到的第l个天线相位中心的回波测量矩阵,表示括号里函数值最小时对应的ql求解运算符;
采用公式s(tk,l)=gl(k),计算得到星机双基阵列SAR距离向稀疏成像后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回波数据,记为s(tk,l),k=1,2,…,NR,l=1,2,…,NANS;
步骤7、构建星机双基阵列SAR等距离切片的测量矩阵:
采用公式τk,l(i,j)=(Rk,l(i,j)-R0)/C,计算得到目标空间Ω0中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到星机双基阵列SAR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接收机的相对回波时延,记为τk,l(i,j),i=1,2,…,NX,j=1,2,…,NY,k=1,2,…,NR,l=1,2,…,NANS,其中Rk,l(i,j)为步骤4得到的目标空间Ω0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到星机双基阵列SAR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雷达接收机的双程距离历史的双程距离历史,R0为步骤4得到的初始零时刻目标空间Ω0参考位置中心P0到星机双基阵列SAR雷达卫星发射机和飞机雷达接收机的参考距离历史,C为步骤1初始化得到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采用公式fk=Vec[σk(i,j)],计算得到距离向稀疏成像后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目标散射系数向量,记为fk,i=1,2,…,NX,j=1,2,…,NY,k=1,2,…,NR,其中σk(i,j)为步骤3得到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第i个横轴、第j个纵轴对应单元网格元素的散射系数,Vec[·]表示将矩阵转换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采用公式Bk=Vec[exp(-1j2πfcτk,l(i,j))]T,计算得到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回波测量矩阵,记为Bk,l=1,2,…,NANS,i=1,2,…,NX,j=1,2,…,NY,k=1,2,…,NR,其中fc为步骤1设置的雷达卫星发射信号载频,[·]T表示向量的转置运算,exp(·)表示以e为底数的指数运算,1j表示虚部符号,π表示圆周率;
采用公式yk=Vec[s(tk,l)],计算得到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回波信号向量,记为yk,k=1,2,…,NR,l=1,2,…,NANS,其中s(tk,l)为步骤6得到的星机双基阵列SAR距离向稀疏成像后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回波数据;
步骤8、星机双基阵列SAR等距离切片稀疏成像:
采用标准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对公式进行求解,得到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目标散射系数向量最优解,记为其中λ表示拉格朗日正则化参数,||·||1表示向量的L1范数运算符号,yk为步骤7得到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回波信号向量,Ak为步骤7得到的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回波测量矩阵,表示括号里函数值最小时对应的fk求解运算符;将得到的最优解按照行列序号变换成二维矩阵,获得第k个等距离切片Ωk(i,j)的稀疏成像结果,记为Uk(i,j),i=1,2,…,NX,j=1,2,…,NY,k=1,2,…,NR,Uk(i,j)的维度大小为NX×NY;
步骤9、获取星机双基阵列SAR三维稀疏成像: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三维稀疏成像结果,记为B,矩阵B的维度大小为NX×NY×NR;矩阵B即为星机双基阵列SAR得到的观测场景目标空间Ω0稀疏三维成像结果;
步骤10、星机双基阵列SAR三维成像几何畸变校正:
根据步骤1至步骤3得到位置PT(n)、PR(m,n)、Pk(i,j)及步骤4得到的双程距离历史Rk,m,n(i,j),采用标准SAR影像几何畸变校正方法对步骤9得到的星机双基阵列SAR稀疏三维成像结果B进行几何畸变校正,得到星机双基阵列SAR三维成像几何畸变校正后的三维成像结果,记为Q,矩阵Q的维度大小为NX×NY×NR;Q即为最终得到的星机双基阵列SAR稀疏三维成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8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