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水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578.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华朝;张健;王秀军;靖波;陈文娟;王姗姗;胡科;朱玥珺;杨光;王大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水溶液 原油 体系 表面 润湿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水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测定岩石表面zeta电位、油水界面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张力计算接触角来评价岩石‑水溶液‑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评价方法方便可靠、灵敏度高。对岩石样品表面光滑度、致密性不做要求,能评价不同形状岩石表面润湿性,能评价微缝隙或孔喉中岩石表面润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水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属于界面化学、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润湿性是油藏岩石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是影响油、水在岩石孔隙中分布、流动一个主要因素,同时直接制约着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毛管力以及石油采收率。通过增强油藏岩石表面的亲水性,能够提高基质区域对注入水的渗吸作用,有效控制注入水沿裂缝方向发生窜流的程度;还有利于吸附在岩石表面上的原油发生脱附,从而起到洗油作用;同时能有效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从而有效挖潜剩余油及改善油藏的开采效果。因此正确认识油藏润湿性,对于油藏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岩石表面润湿性评价方法主要有液滴法、自吸速率法和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液滴法对岩石表面要求苛刻,要求岩石表面光滑致密,不确定度较高;自吸速率法测试过程复杂且只能定性评价岩石表面润湿性,对岩石颗粒大小及堆积方式存在依赖性;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测试复杂,实验重复性差。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方便可靠、灵敏度高、不依赖岩石形状的润湿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石-水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方便可靠、灵敏度高、不依赖测试样品形状的润湿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石-水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测岩石研磨成颗粒与水溶液混合,制成悬浮液,测定所述悬浮液上层中岩石颗粒表面Zeta电位,记为ξ1;
2)将原油与所述水溶液混合,制成O/W乳状液,测定所述O/W乳状液下层乳状液中油滴表面Zeta电位,记为ξ2;并测定油水界面张力,记为σ;
3)根据下式Ⅰ,计算待测岩石-水溶液-油体系中所述待测岩石颗粒与所述原油油滴间分离压;
式Ⅰ中,Π是指岩石与油滴间分离压,Pa;ΠVDW、ΠE、ΠS分别为岩石与油滴间的范德华力、静电力和结构力,Pa;c是指水溶液离子浓度,mol·L-1;T为体系温度,K;ξ1,ξ2为zeta电位,V;h是指岩石表面与油滴间的水膜厚度,m;
4)当油滴与岩石表面间水膜厚度达到平衡值时,式Ⅰ中Π等于Pc,将c、T、ξ1、ξ2的数值代入方程Π=Pc,求解得到h,记方程的解为水膜平衡厚度heq;
其中,Pc是指拉普拉斯压力或毛管力,Pa;
5)根据下式Ⅲ,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岩石-水溶液-油体系中水溶液在岩石表面上接触角,记为θ,通过θ以评价所述岩石-水溶液-原油体系中岩石表面润湿性;
式Ⅲ中,θ表示岩石-水溶液-油体系中水溶液在岩石表面上接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