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干燥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301.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忠;张浩天;周跃鹏;李宇;李禧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1/133 | 分类号: | A01D41/133;A01D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收割机 干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干燥粮箱,包括机架和粮箱,所述粮箱内部安装干燥系统,用于干燥粮箱内部粮食;所述粮箱可自旋转安装机架上。所述粮箱的粮箱外壳设有外齿轮,通过传动装置使所述粮箱发生自旋转。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安装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粮箱外壳上的外齿轮啮合。所述粮箱外壳内设有周向均布的谷物搅拌板。本发明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粮箱内谷物进行干燥处理,利用真空泵将谷物中挥发出的水蒸气抽出粮箱,保持粮箱内的干燥环境。在干燥的过程中,谷物搅拌板不断地对粮箱中的谷物进行搅动,避免谷物因受热不均影响干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收获与贮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干燥粮箱。
背景技术
粮箱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贮存脱粒清选装置得到的谷物,新收割的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屯入粮库前还需集中晒干,否则容易导致谷物的变质。整个晒干过程不仅耗时长,且操作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收获过程中同时实现对粮箱中的谷物进行快速干燥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卸粮过程中,搅龙等旋转部件结构复杂,输粮过程中常发送堵塞等故障,因此简化粮箱中的卸粮结构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获一趟的时间为20~30分钟,联合收割机粮箱可以储存1~2吨粮食,若能充分利用联合收割机田间收获的时间对籽粒进行干燥将对后续粮食储藏和加工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
目前关于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的装置及方法主要有:中国专利发明了一种快速散热烘干装置,该装置通过组合使用烘干装置本体与烘干装置门构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提高了烘干速度;中国专利发明了一种用于香精生产的微波干燥装置,采用微波干燥器对进料管中的香精进行循环干燥,能有效的对香精进行均匀干燥,使得干燥的效率最佳;中国专利发明了一种物料烘干装置,采用两级烘干装置对物料实行分层烘干,有效提高了烘干效率。以上发明专利可以实现对物料的干燥处理,但难以适用于联合收割机田间收获时的籽粒干燥。因联合收割机粮箱体积较大,粮食连续输送进入粮箱堆积且厚度达到40~50cm,现有干燥技术难以直接适用于现有联合收割机田间收获时粮箱的籽粒实时干燥。若在干燥过程中不能自动控制粮箱内的温度,将会出现温度过高导致谷物焦化,严重影响粮食的质量。同时在进行数吨粮食干燥时难以保证对全部谷物均匀干燥,谷物中蒸发出的潮湿气体也难以快速被排出粮箱,影响干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干燥粮箱,通过加热装置对粮箱内谷物进行干燥处理,利用真空泵将谷物中挥发出的水蒸气抽出粮箱,保持粮箱内的干燥环境。在干燥的过程中,谷物搅拌板不断地对粮箱中的谷物进行搅动,避免谷物因受热不均影响干燥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干燥粮箱,包括机架和粮箱,所述粮箱内部安装干燥系统,用于干燥粮箱内部粮食;所述粮箱可自旋转安装于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粮箱的粮箱外壳设有外齿轮,通过传动装置使所述粮箱发生自旋转。
进一步,所述粮箱的粮箱外壳支撑在滚轮架上,通过摩擦力使所述粮箱发生自旋转。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安装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粮箱外壳上的外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粮箱外壳内设有周向均布的谷物搅拌板。
进一步,所述谷物搅拌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谷物搅拌板的宽度为15~20mm;谷物搅拌板材料为铝。
进一步,所述机架至少可使所述粮箱的一端升降。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支撑粮箱;所述旋转平台一端连接升降机构;所述旋转平台另一端与固定件铰接;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固定件上,通过升降机构使旋转平台绕铰接点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