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墨盒、微球制备设备、壳层组装设备、生物砖制备仪和生物墨汁制备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150.X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雅;王德明;黄宇石;景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墨盒 生物砖 制备仪 墨汁 墨盒出口 墨盒壳体 壳层 微球 连通 制备设备 组装设备 空腔 制备 空腔分隔 流体隔离 墨盒组件 内部流道 制备系统 中间产品 隔离壁 进口 组装 隔离 | ||
1.一种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包括:
墨盒壳体(1311),具有空腔;
隔离壁(1312),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彼此隔离的第一容纳腔(1313)和第二容纳腔(1314);
第一墨盒进口(13151)和第一墨盒出口(13153),设置于所述墨盒壳体(1311)上,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313)连通;
第二墨盒进口(13152)和第二墨盒出口(13154),设置于所述墨盒壳体(1311)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连通;
内部流道(1316),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内并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流体隔离,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1313)与所述第一墨盒出口(13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1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墨盒进口(13151)和所述第二墨盒进口(13152)相邻、所述第一墨盒出口(13153)和所述第二墨盒出口(13154)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墨盒壳体(1311)的顶面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壁(1312)包括成角度设置的多个壁段,所述内部流道(1316)连接于所述第一墨盒出口(13153)与所述多个壁段中使所述内部流道(1316)最短的壁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壳体(1311)的内侧底表面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13)内的第一底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内的第二底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底表面包括第一低区或第一低点,所述第一底表面从远离所述第一低区或第一低点的位置向所述第一低区或第一低点的位置逐渐降低;和/或
所述第二底表面包括第二低区或第二低点,所述第二底表面从远离所述第二低区或第二低点的位置向所述第二低区或第二低点的位置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壳体(1311)包括分别设于相对的两侧外部的墨盒定位结构(13112)和弹性卡接结构(13113);和/或,
所述墨盒壳体(1311)包括用于连接多个生物墨盒(131)以形成生物墨盒组件(130)的连接结构(13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墨盒(131)包括具有中心通孔的第一密封结构(135),所述第一墨盒进口(13151)、所述第一墨盒出口(13153)、所述第二墨盒进口(13152)和所述第二墨盒出口(13154)内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结构(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墨盒(131)还包括:
第一导引壁(1317),所述第一导引壁(1317)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13)内,从所述第一墨盒出口(13153)的径向外侧向下延伸;和/或
第二导引壁(1318),所述第二导引壁(1318)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内,从所述第二墨盒出口(13154)的径向外侧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墨盒(131)还包括加强结构(1319),所述加强结构(1319)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墨盒进口(13151)、所述第一墨盒出口(13153)、所述第二墨盒进口(13152)和/或所述第二墨盒出口(13154)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表面为疏水性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表面为疏水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墨盒(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1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314)的容积比为10:1~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1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速PCR反应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