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液型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06216.3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邵朋程 |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肥料 海藻提取液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钾 磷酸盐 有机质 钾盐 氮源 清液 液型 表面活性剂 肥料利用率 尿素硝酸铵 三聚磷酸钾 重量份配比 大量元素 低温结晶 聚磷酸铵 氢氧化钾 微量元素 甲酸钾 碳酸钾 液体肥 冲施 滴灌 叶喷 制备 尿素 施肥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清液型水溶肥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氮源0.1‑70份、磷酸盐100‑400份、钾盐300‑400份、表面活性剂0.1‑20份、海藻提取液1‑50份、有机质0.1‑60份、微量元素2‑50份和水400‑800份;所述氮源选自尿素、尿素硝酸铵溶液、氮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钾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甲酸钾、碳酸钾、三聚磷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清液型液体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不但解决了清液型液体肥低温结晶的问题,同时添加了有机质和海藻提取液,产品长效均匀稳定,适合于滴灌、冲施、叶喷等多种施肥方式,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化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液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以及该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溶肥料的快速发展,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管理施肥等,国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普通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已无法满足种植需求。浓缩型液体肥料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用量更少、成分更浓缩、使用更方便、施肥面积更大,更加符合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
现有的浓缩型液体肥料大都是以悬浮剂型为主,是一种固液混合状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1271007.7《一种悬浮型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0850228.3《一种悬浮型液体肥料用稳定剂及其使用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1116360.3《悬浮型液体钾肥、液体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些专利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液体肥料的结晶、沉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只是通过增加溶液的粘稠度,降低晶体在溶液中的沉降速度,放置时间一旦过长,会出现晶体的沉淀。且使用时还需要通过不断搅拌才能溶解稀释,给应用推广带来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液型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溶肥料解决了清液型液体肥低温结晶的问题,同时添加有机质和海藻提取液,能够螯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并能够增加肥料在叶片和根系上的附着度和渗透性,增加作物的吸收利用率,为作物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清液型水溶肥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氮源0.1-70份、磷酸盐100-400份、钾盐300-400份、表面活性剂0.1-20份、海藻提取液1-50份、有机质0.1-60份、微量元素2-50份和水400-800份;
所述氮源选自尿素、尿素硝酸铵溶液、氮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钾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甲酸钾、碳酸钾、三聚磷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丙三醇、山梨醇、吐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质选自氨基酸、腐植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海藻提取液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将海藻清洗干净后研磨成粉;
(2)加水溶解,海藻重量与加水量的比值为1∶20,然后加入碳酸钠预处理,碳酸钠的添加量为加水量的0.5%-0.7%,得到海藻浆液;
(3)向海藻浆液中加入碱液调整其pH值至6.0-7.0;
(4)向调整pH值后的海藻浆液中接种微生物酶制剂进行发酵;所述微生物酶制剂的用量和海藻用量的质量比为1∶10;所述微生物酶制剂选自纤维素酶、果胶酶、褐藻胶裂解酶中的多种;
(5)将发酵后的海藻浆液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可作为海藻提取液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明月蓝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6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