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管式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891.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山;姚茂吉;郑绍信;李文明;周敬;王江勇;邵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14;H01H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管式 接触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管式接触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电磁组件(2),外壳(1)上部设有接线组件(3),电磁组件(2)中轴线上设有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杆(4);接线组件(3)包括接线柱(31),接线柱(31)与接触墩(32)连接,接触墩(32)内部设有接触腔(33),接触腔(33)底部设有静触点(34);传动杆(4)上端连接有圆盘触点(5),圆盘触点(5)处于接触腔(33)内,传动杆(4)下端连接有压簧(6),传动杆(4)上还套有能下压/释放压簧(6)的衔铁(7),衔铁(7)处于电磁组件(2)的包围内。本发明在不增大接触器体积的前提下,能够使接触器承大额负载,且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强和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领域用的接触器产品,特别是一种螺管式接触器。
背景技术
随着接触器使用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对接触器的触点负载越来越大,特别是螺管式接触器,因其负载体积比大,质量轻,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负载类型的多样化,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越发严格。由于使用过程中,产品切换的都是大额负载,负载切换过程中电弧对接触部分造成烧蚀,金属飞溅严重,由于烧蚀和飞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产品绝缘性能,造成产品短路失效,降低产品上的使用寿命。加之产品体积较小,接触部分的物理空间受限,更加凸显了承受大负载的接触器结构设计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管式接触器。本发明在不增大接触器体积的前提下,能够使接触器承大额负载,且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强和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螺管式接触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电磁组件,外壳上部设有接线组件,电磁组件的中轴线上设有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杆;所述的接线组件包括接线柱,接线柱与接触墩连接,接触墩内部设有接触腔,接触腔底部设有静触点;所述的传动杆上端连接有圆盘触点,圆盘触点处于接触腔内,传动杆下端连接有压簧,传动杆上还套有能下压/释放压簧的衔铁,衔铁处于电磁组件的包围内。
前述的螺管式接触器中,所述的静触点为环形结构触点。
前述的螺管式接触器中,所述的外壳与接触墩间还设有限位环。
前述的螺管式接触器中,所述的限位环为绝缘限位环。
前述的螺管式接触器中,所述的限位环为聚四氟乙烯绝缘限位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接触墩内部设有接触腔,接触腔底部设有静触点,在接触腔内部设置圆盘触点作为动触点;且圆盘触点与传动杆上端连接,传动杆下端连接有压簧,传动杆上套有能下压/释放压簧的衔铁,衔铁处于电磁组件的包围内;圆盘触点在未工作时悬浮于接触腔内,与静触点构成桥式结构,该结构能有效实现断弧,保证寿命次数(延长使用寿命),使产品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强;同时由于圆盘触点及静触点均处于接触墩的接触腔,因而动、静触点的结构不占用产品额外的空间(该结构与接触墩共用同一空间),有效缩小了接触器的体积,空腔结构的接触墩也能够降低产品重量。
本发明在接触墩内部设置接触腔,动、静触点在接触腔内进行工作,工作产生的热量由接触腔的内壁散发,接触腔内壁的表面积较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本发明的接触腔结构,能够将接线组件总的散热面积增大至8048mm2,远远大于国内同类型产品。且本发明接触墩的载流密度可达2.96A/mm2,远低于现有产品的设计标准值≤A/mm2,载流密度的冗余设计很大,这样从发热和散热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优化,产品的触点温升控制在合理范围,既能降低产品使用时的发热问题,又能提高产品的负载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式单向或双向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良好定位导电引出脚的磁保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