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岩质路堤加宽的复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558.3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庄心欣;吴跃东;贾金青;刘维;古兴康;孙昊宇;苏鹏;郭涛;李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E02D5/7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锚杆 扶壁墙 路堤 岩质 底板 复合支护结构 内置锚头 岩石边坡 支护方式 墙面板 加宽 边坡 填土 边坡支护结构 水平承载力 整个结构 抗倾覆 封固 锚固 内端 冲刷 施工 垂直 雨水 侵蚀 | ||
1.一种用于岩质路堤加宽的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墙面板(4)、扶壁墙(2)和预应力锚杆(1),所述的底板(7)设置于岩质路堤的填土边坡(11)一侧的底部,所述的墙面板(4)垂直于底板(7)设置于岩质路堤的外侧,所述的扶壁墙(2)垂直于底板(7)设置于岩质路堤的填土边坡(11)内、并同时与墙面板(4)垂直;所述的预应力锚杆(1)的内端锚固于岩质路堤的岩石边坡(9)中,外端与墙面板(4)通过内置锚头(3)连接;所述的预应力锚杆(1)有多个;所述的扶壁墙(2)有多个,沿岩质路堤的长度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质路堤加宽的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锚杆(1)的内端通过锚固段(10)锚固于高岩质路堤的岩石边坡(9)中,预应力锚杆(1)置于填土边坡(11)内的一段用防腐蚀材料包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质路堤加宽的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锚杆(1)安装于两个扶壁墙(2)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质路堤加宽的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锚杆(1)有多层,自上而下设置在于岩质路堤内。
5.一种用于岩质路堤加宽的复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岩质路堤的填土边坡(11)一侧按照扶壁墙(2)的设计位置进行地基处理;
步骤二:搭设扶壁墙(2)的整体模板,在内置锚头(3)设计位置预留出设计尺寸的凹槽,并按预应力锚杆(1)设计方向预留孔道;
步骤三:沿预留孔道的延伸方向在岩石边坡(9)对应位置作标记;
步骤四:铺设基础钢筋、墙面板钢筋和扶壁墙钢筋,在内置锚头(3)的设计位置附近增加钢筋铺设密度;
步骤五:完成整个结构的整体浇筑,并养护达到设计的强度;
步骤六:自下而上填土并压实至底层预应力锚杆(1)位置,在岩石边坡(9)标记位置钻孔,放置预应力锚杆(1)并灌注砂浆,养护至设计强度;
步骤七:在扶壁墙(2)的预留凹槽内安置钢垫板(12),将预应力锚杆(1)另一端通过预留孔道贯穿墙面板(4)和钢垫板(12),安装内置锚头(3)并完成张拉紧固;
步骤八:继续填土并压实至上一层锚杆钻孔的标记处,转步骤六,直至完成多层预应力锚杆(1)的设置;
步骤九:自下而上对于预应力锚杆(1)进行补张拉,并用砂浆抹平内置锚头(3)所在处的预留凹槽,形成保护层,完成封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5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8字形咬合桩围堰以及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