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及光信号解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380.2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李良川;桂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1 | 分类号: | H04B10/6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干 光学 接收 装置 信号 解调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干光学接收装置以及光信号解调装置,用于消除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对输入本振光的偏振态固定的特殊要求,提升相干光传输技术的普遍适应性。本申请方法包括:偏振分光单元、光学混频单元和合成单元,偏振分光单元连接于光学混频单元的输入端,合成单元连接于光学混频单元的输出端;偏振分光单元用于:接收任意偏振态的本振光,并将接收到的本振光进行偏振态分解以得到偏振态正交的第一偏振光;光学混频单元用于:将上述第一偏振光与第二偏振光进行混频,混频后将光输出值合成单元中,所述第二偏振光是由信号光分解得到的偏振态正交的偏振光;合成单元用于:将上述光学混频单元输出的每两路光合成为一路输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相干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及光信号解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相干光传输技术具有传输容量大、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将本振光和信号光同时输入混频装置进行混频,将混频后的输出光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采样、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得到信号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从而实现解码功能。
目前,业界使用的混频装置(如常规相干光混频单元和混频器)需要输入偏振态固定的本振光,由于在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DCN)等网络中无法满足此种对本振光的偏振态的特殊要求,造成业界目前使用的混频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最终使得相干光传输技术无法应用于DCN等网络应用场景中,造成相干光传输技术的普遍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干光学接收装置以及光信号解调装置,能够保证输入任意偏振态的本振光至所述相干光学接收装置中均可以正常工作以实现混频功能,消除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对输入本振光的偏振态固定的特殊要求,提升相干光传输技术的普遍适应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包括:偏振分光单元、光学混频单元和合成单元,偏振分光单元连接于光学混频单元的输入端,合成单元连接于光学混频单元的输出端;偏振分光单元用于:接收任意偏振态的本振光,并将接收到的本振光进行偏振态分解以得到线偏振态的第一偏振光,以将该第一偏振光输入上述光学混频单元中;光学混频单元用于:将上述第一偏振光与第二偏振光进行混频,混频后将光输出值合成单元中,所述第二偏振光是由信号光分解得到的线偏振态的偏振光;合成单元用于:将上述光学混频单元输出的每两路光合成为一路输出。可选的,合成单元具体可以是将光学混频单元混频后输出的每两路具有相同偏振态的光信号合成为一路。
从以上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与常规的混频装置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混频单元通过增加偏振分光单元以将任意偏振态的本振光进行偏振态分解得到相应的线偏振态的偏振光,通过上述对常规的混频装置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可以输入任意偏振态的本振光均能保证正常功能实现混频功能,达到消除相干光学接收装置对输入本振光的偏振态固定的特殊要求,提升相干光传输技术的普遍适应性的技术目的。
进一步的,上述相干光学接收装置中还新设计了合成单元,该合成单元可以将光学混频单元输出的光进行合并输出,具体来说,合成单元将每两路光合成为一路输出,以减少相干光学接收装置的输出光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光学混频单元可以是常规相干光混频单元或混频器,其中,常规相干光混频单元是由混频器集成得到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光学混频单元是常规相干光混频单元,则偏振分光单元可以是偏振分光器,或者,偏振分光单元也可以是偏振旋转分光器,上述合成单元为偏振旋转合束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光学混频单元是混频器,则偏振分光单元可以由功率分光器和偏振分光器组成,或者,偏振分光单元由功率分光器和偏振旋转分光器,上述合成单元为偏振旋转合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装置、方法以及空调系统
- 下一篇: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