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扫描点云数据的分割与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05106.5 | 申请日: | 201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10 | 分类号: | G06T7/1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黎扬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云 扫描点云数据 分割 人工智能 场景 智能识别 建模 存储介质 三维模型 模式识别领域 三维重建 扫描场景 数据生成 智能化 耗时 室外 扫描 室内 应用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描点云数据的分割与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扫描场景并根据扫描的数据生成场景的三维模型;从场景的三维模型获取扫描点云数据;对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得到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进行智能识别,所述智能识别包括识别第一对象的类型及对应的数量,所述第一对象包括室内对象和室外对象。本发明在完成建模之后再进行点云分割,不会因点云分割耗时而降低建模效率,建模效率高;在点云分割完成后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智能识别出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类型及对应的数量,便于通过人工智能统计出同类型物体等对象的数量,智能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三维重建与模式识别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重建与模式识别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扫描点云数据的分割与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大场景的实现方案中,基于扫描的三维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一般先通过相机、航拍飞机等扫描设备扫描或采集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然后根据扫描或采集的三维信息重建出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
由于扫描的场景包含不同类型的物体,例如地面、建筑物、树木、车辆等,现有技术在进行三维重建之前,需要通过点云分割将不同类型的物体对应的点云数据彼此分割开,以便对各个物体分别进行点云建模。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点云分割方式采用了建模之前的分割方式,在物体的类型较多时会因点云分割耗时而降低建模效率。此外,这种点云分割方式只是利用分割结果来建模,并未利用分割结果来进行同类型物体的数量统计等进一步的操作,智能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的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扫描点云数据的分割与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扫描点云数据的分割与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扫描场景并根据扫描的数据生成场景的三维模型;
从场景的三维模型获取扫描点云数据;
对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得到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
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进行智能识别,所述智能识别包括识别第一对象的类型及对应的数量,所述第一对象包括室内对象和室外对象。
进一步,所述扫描场景并根据扫描的数据生成场景的三维模型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扫描设备扫描场景的三维数据,所述扫描设备包括航拍扫描设备、室内扫描设备和室外扫描设备;
将场景的三维数据上传服务器;
根据场景的三维数据通过服务器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场景的三维模型、对应的链接以及对应的点云数据。
进一步,所述对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得到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这一步骤,具体为:
根据扫描点云数据中点与近邻点间的关系,从扫描点云数据中分割出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
进一步,所述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进行智能识别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输入的样本和标签,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训练点云识别模型;
将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输入点云识别模型,识别出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的类型;
计算场景内各类型第一对象的点云的数量,从而得到第一对象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将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输入点云识别模型,识别出场景内第一对象的点云的类型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