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709.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财;杨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雄 |
主分类号: | B29C51/36 | 分类号: | B29C51/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张丽昆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塑成型模具 吸塑 吸塑成型机 连接体 安装件 上模体 下模体 配套 气体流速传感器 可拆卸连接 电控阀门 吸气装置 贯通孔 配置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涉及吸塑技术领域。吸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体,上模体具有基本主体、连接体和配套安装件。基本主体具有多个吸塑孔,连接体与基本主体可拆卸连接,连接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每个连接体均配置有一个配套安装件。气体流速传感器和电控阀门,二者均设置于配套安装件。下模体,下模体能够与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吸塑成型机包括机体、吸气装置、管道和的吸塑成型模具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能够提升吸塑质量,且能够满足多样产品的吸塑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吸塑工艺,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在吸塑过程中,片材受热软化,通过抽真空紧贴型芯表面,在型腔内成型。
吸塑模具,指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胶片,形成吸塑产品。
吸塑成型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板材或片材加热、将加热好板材或片材加紧固定在吸塑模具上、开动真空泵抽至真空吸塑成型、冷却定型、松开夹持框取下成型制品、修剪多余部分。吸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底座。底座上设置若干个型芯或型腔,膜片在合模状态下真空吸塑成型于型芯或型腔上。
现有的吸塑模具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吸塑不到位或者吸塑过量的情况,导致产生残次品,这样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其能够提升吸塑质量,使得吸塑产品的成品率更高,并且品质有保障。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机,其包括上述吸塑成型模具,其具有该吸塑成型模具的全部特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具有基本主体、连接体和配套安装件;
所述基本主体具有多个吸塑孔,所述基本主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所述吸塑孔内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基本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连接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体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配套安装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连接体均配置有一个所述配套安装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套安装件位于所述基本主体的外侧所述配套安装件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配套安装件的远离所述连接体一侧的开口处,所述吸塑孔、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腔室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
气体流速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用于检测所述吸塑通道内的气体流速,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具有阈值;
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且能够封闭所述吸塑通道,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吸塑成型模具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所述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封闭所述吸塑通道;
下模体,所述下模体能够与所述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所述基本主体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吸塑成型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雄,未经杨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