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锚杆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3474.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郝阳;郝观;李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稳阻可卸压 回收 围岩 变形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锚杆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该锚杆包括杆体、套管、卡位环、内螺母、外螺母以及托盘。卡位环用于套管与杆体之间的卡合,外螺母与托盘用于为该锚杆施加预紧力,围岩变形的监测是由托盘带动套管运动后,用尺子测量套管与杆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实现的。该装置不仅能够为煤矿巷道围岩支护提供预紧力,同时能够克服常规锚杆延伸性差的缺陷,使得锚杆支护系统在煤矿回采巷道掘进期与回采期支护期具有“高强稳阻吸能”的性能,对增强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抵抗围岩大变形和防治冲击矿压有积极意义;该装置能够快速、便捷且精确的测量出巷道围岩的变形量,同时该装置能够在围岩变形结束后,将套管卸压后取出进行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中的锚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锚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开采进入了“深部开采”及“高强开采”的新格局,开采水平在800米以下、回采巷道跨度超过5米已经成为了常态。“深部开采”中,回采巷道由于受到“三高一扰动”的影响,软岩巷道会更易于产生大变形,硬岩巷道会遭受高弹性应变能集聚从而引发冲击矿压、岩爆等动力灾害的威胁;“高强开采”中,由于巷道断面的不断增大,也造成巷道围岩容易产生大变形,回采速度的不断增大也加大了巷道围岩产生动力灾害的可能性。
传统的钢筋作为锚杆支护材料,由于其延伸率不足,已经不能够满足抵抗巷道大变形、与围岩协调变形过程中吸收弹性应变能的要求。因此,“让压锚杆”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国内外公开的“让压锚杆”主要从材料与结构的角度出发来增大锚杆的延伸率。例如,在托盘与螺母间加入让压环,通过压缩让压环实现大变形,然而,让压的距离往往在300 mm到500 mm内,不能实现大变形的目的;利用钛钢材料作为套管,在钢筋杆体中设置锥体从而使得围岩在变形过程中,套管、杆体、锥体三者组成的负泊松比结果,能够实现大变形的目的,然而,钛钢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其的大范围应用。利用多级插销剪切破坏过程产生的作用力来抵抗围岩变形,尽管支护力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多级插销中存在空隙,围岩变形难以实现稳定支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及应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锚杆,能够在设定杆体抗拉强度80%左右的稳定阻力下实现较大行程的稳阻支护,同时能够重复利用,节省应用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锚杆,由杆体、套管、卡位环、内螺母、以及托盘和外螺母等构件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杆体的一端带有一段螺纹;
所述套管内壁设置部分长度的斜面,呈向外的喇叭口状;套管的外壁在位于喇叭口端带有一段螺纹;
所述卡位环外周设钢珠套,钢珠套中布设钢珠。
所述托盘的中心设圆孔;
上述构件的装配关系:所述套管套装在杆体的螺纹端,喇叭口向外;所述卡位环穿入杆体装入套管中,内螺母旋入杆体螺纹段并压紧卡位环;所述托盘套在套管上,外螺母旋入套管外壁的螺纹。
所述套管、杆体和钢珠三者之间的材料硬度、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依次为,杆体最小,套管居中,钢珠最大。
套管远离托盘一端的内壁中设有止滑套。
本发明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让压锚杆,其安装使用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