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三维空间大尺寸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392.1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于连栋;刘士达;程杰;赵会宁;李维诗;夏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4 | 分类号: | G01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 距离约束条件 坐标转换 三维空间 蛙跳 大尺寸测量 空间位置关系 三坐标测量机 坐标转换参数 坐标转换关系 公共基准点 测量过程 粗大误差 转换关系 标定 求解 | ||
本发明属于关节式坐标测量机领域,提供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三维空间大尺寸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进行坐标转换的过程中,利用蛙跳球作为公共基准点,用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机对蛙跳球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标定;2)在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前,将任意两蛙跳球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距离约束条件,消除测量过程中产生的粗大误差;3)将满足上述距离约束条件的的点坐标值带入1)坐标转换模型中求解坐标转换关系,并加入距离约束条件,判断转换关系是否正确及最优。以提高坐标转换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关节式坐标测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三维空间大尺寸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大尺寸坐标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大科学装置的制造、装配和维护方面。目前,大尺寸测量常用的测量系统有激光跟踪仪、室内GPS、经纬仪、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等。在工业现场经常会存在测量盲区,限制了光学测量仪器的使用;工业现场相对恶劣的测量环境和现代制造业更高的精度要求,也对精密测量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具有通用性强、灵活方便、测量效率高和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在精密工业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大型工件,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单站测量难以完成全部测量任务,故采用蛙跳法实现大尺寸工件的测量。蛙跳测量的实质即坐标转换,利用置于测量空间内的公共基准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建立坐标转换矩阵,进而得到坐标转换参数。
由于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开链结构,误差因素多,误差传递系数大;由于其工业现场手持式测量的特点,测量力、环境、自重等因素,传统的公共基准点的蛙跳测量方法会存在较大误差。《基于蛙跳式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误差理论分析》通过对转换矩阵求解精度与蛙跳球位置关系的分析,给出了蛙跳球的最佳选位,并通过条件数和矩阵范数对坐标转换矩阵精度进行分析,该方法仅对蛙跳球位置选取优化,无法消除测量过程中产生的粗大误差;仪器仪表学报(2015年第08期)记载《基于标准器的大尺寸测量系统坐标统一化方法》,使用标准器的约束方法对公共基准点的误差进行控制,可从根源上消除蛙跳球的误差及测量过程中产生的粗大误差,但对于满足某些特定关系的随机误差无法很好地控制;《机器人与激光跟踪仪的坐标系转换方法研究》采用RANSAC算法对测量点进行优化,通过此方法筛选出最优数据进行转换参数的求解,此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坐标转换参数模型,但需要大量测量数据作为支撑,使实际测量任务更加繁重,对于工业现场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三维空间大尺寸测量方法,即基于距离约束的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蛙跳测量方法。利用蛙跳球作为公共基准点,以高精度的关节式坐标测量机为测量仪器,采用蛙跳球建立测量仪器的组合测量网络,在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进行坐标转换的过程中,通过任意两蛙跳球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距离约束条件,消除测量过程中产生的粗大误差并优化坐标转换模型的参数,以提高坐标转换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三维空间大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Bursa模型作为坐标转换模型,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分别在两个位置处测量蛙跳球的三维空间坐标值,利用两坐标系公共基准点即可求解坐标转换参数;
2)设定各距离约束最小误差限,将测量得到的坐标值通过距离约束对粗大误差进行控制;
3)将满足上述距离约束条件的点的坐标值带入1)坐标转换模型中,求解坐标转换参数;
4)通过距离约束优化参数模型,在求解转换关系的过程中,通过加入距离约束条件,判断转换关系是否正确及最优。
优选地,步骤1,选取Bursa模型作为坐标转换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