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气体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386.6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吕宇;刘琦;刘英杰;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H04W4/38;H04W4/42;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及其 气体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气体管理系统,包括: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用于检测其所在车厢的多类气体的浓度信息;监测主机,用于获取浓度信息,并根据浓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提示装置及换气装置;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处理信号,当处理信号满足报警条件时,控制提示装置发出警报,当处理信号满足换气条件时,控制换气装置调整通风量。本申请通过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对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由监测主机根据气体浓度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以便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根据处理信号控制提示装置发出警报,或控制换气装置调整车厢的通风量,保障乘客的身体健康,提升车厢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气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轨道交通车辆出行,当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的乘员较多或城轨机车行进在隧道区间时,车厢内通风不佳,可能导致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内的CO、CO2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以及乘坐舒适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气体管理系统,可以保障乘客的身体健康,提升车厢内的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气体管理系统,包括:
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用于检测其所在车厢的多类气体的浓度信息;
监测主机,用于获取所述浓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浓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提示装置及换气装置;
所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处理信号,当所述处理信号满足报警条件时,控制所述提示装置发出警报,当所述处理信号满足换气条件时,控制所述换气装置调整通风量。
优选的,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包括氧气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硝基芳烃类气体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的个数为多个,其中,多个所述气体传感器阵列分别设于其所在车厢的不同位置。
优选的,所述监测主机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采集的N类气体的浓度信息;
根据所有所述浓度信息,计算相同类别的气体的浓度平均值;
根据所述浓度平均值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浓度信息的过程具体为:
按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浓度信息;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浓度平均值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的过程具体为:
根据当前浓度平均值和上一浓度平均值的差值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
优选的,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监测主机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
优选的,所述监测主机包括:
与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连接的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浓度信息由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转换为所述数字量的浓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处理信号;
接口通信单元,用于通过以太网将所述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自检操作,所述自检操作包括检测所述气体监测传感器阵列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