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2807.3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伟;徐秀萍;葛小玲;张受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雾 废水沟 封隔板 碱雾 水处理车间 控制装置 上壁面 水封槽 下壁面 竖直 方向相对 人身安全 酸碱废水 阻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装置及系统,属于废水沟酸雾或碱雾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封隔板(1);废水沟(2)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壁面(21)和下壁面(22),所述下壁面(22)开设有水封槽(3);所述封隔板(1)设置在所述上壁面(21)上,并位于所述水封槽(3)的上部;其中,所述封隔板(1)沿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壁面(21)与所述下壁面(22)之间的距离。该装置通过流入到水封槽(3)内的酸碱废水与封隔板(1)共同的阻挡作用,确保酸雾或碱雾不会回流到水处理车间,有效保护了水处理车间内的设备,保障了水处理车间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沟酸雾或碱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酸碱废水是来自于石油化工、化纤、电力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其中,酸性废水指的是pH值小于6的废水,碱性废水指的是pH值大于9的废水。
目前,对于酸碱废水的处理,一般是由水处理车间的水处理设备进入到废水沟内,经废水沟流入到废水收集池中收集,再通过向废水收集池中添加酸或碱对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在pH值达标后,对废水进行排放或回用。
但是,很多情况下酸碱废水是按阶段进行排放,也就是说,酸碱废水排放到废水收集池之后不是立即进行pH值的调节,而是暂时贮存一段时间,待有足量的酸碱废水贮存在废水收集池之后进行统一地处理。而暂时贮存在废水收集池中的酸碱废水中可能存在具有挥发特性的酸(例如盐酸)或碱(例如氨水),会在废水收集池的上部形成酸雾或碱雾,该酸雾或碱雾可以通过废水沟回流到水处理车间。由于水处理车间的环境较为密闭,酸雾或碱雾无法排出,因而易造成水处理车间内设备的发生腐蚀,同时,对水处理车间内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装置及系统,以避免酸碱废水中的部分酸或碱形成酸雾或碱雾后从废水收集池回流到水处理车间。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封隔板;
废水沟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壁面和下壁面,所述下壁面开设有水封槽;
所述封隔板设置在所述上壁面上,并位于所述水封槽的上部;
其中,所述封隔板沿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壁面与所述下壁面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水封槽沿所述竖直方向上的深度不小于所述上壁面与所述下壁面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隔板与所述水封槽流入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封隔板与所述水封槽流出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上壁面与所述下壁面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水封槽为长方体型槽体,且所述水封槽在水平方向上沿所述酸碱废水流动方向的垂直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沿所述酸碱废水流动方向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水封槽沿所述竖直方向上的深度小于废水收集池沿竖直方向上的深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隔板与所述水封槽流入端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封隔板与所述水封槽流出端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隔板为长方体型板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隔板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封隔板沿所述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上壁面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废水沟酸雾或碱雾的控制装置和水处理设备,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