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残基接触引导loop扰动的群体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02618.6 | 申请日: | 201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9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张贵军;彭春祥;饶亮;李远峰;周晓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B15/20 | 分类号: | G16B15/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基 接触 引导 loop 扰动 群体 蛋白质 结构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残基接触引导loop扰动的群体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预测蛋白质的目标序列、9残基片段库和预测的残基接触图;
2)设置参数:种群规模NP、迭代次数G;
3)种群初始化:随机选择目标序列的滑动窗口进行片段组装,直至所有残基都至少被替换过一次,迭代此过程生成初始种群P={P1,P2,...,PNP},其中Pn表示种群P中的第n个蛋白质构象,n∈{1,2,...,NP};
4)设g=1,其中g∈{1,2,...,G};
5)设n=1,其中n∈{1,2,...,NP};
6)片段重组,过程如下:
6.1)从种群P中随机选择三个互异且不同于目标构象Pn的构象Pr1、Pr2和Pr3;
6.2)从构象Pn、Pr1和Pr2中随机选择三个不同位置的片段f1、f2和f3,片段长度为9;
6.3)用片段f1、f2和f3替换构象Pr3中相应位置的片段,生成重组构象P′;
7)片段组装,过程如下:
7.1)从重组构象P′中随机选择一个窗口宽度为9的滑动窗口Wf;
7.2)从滑动窗口Wf相应的片段库中随机选择一个片段替换原有片段,生成构象P″;
7.3)利用Rosetta score3能量函数计算构象P′和P″的能量,并根据boltzmann准则决定片段组装是否成功;
7.4)若片段组装失败,转至步骤7.1),重新进行片段组装;
8)基于loop区域的局部扰动,过程如下:
8.1)利用DSSP算法计算构象P″的二级结构,随机选择一个loop区域,记作[Lb,Le],其中Lb和Le分别表示该loop区域的起始残基编号和终止残基编号;将该loop区域两端连接的非loop二级结构区域记作[b1,e1]和[b2,e2];
8.2)从预测的残基接触图中选取[b1,e1]和[b2,e2]间的接触对构建扰动模型:
其中R为接触对的数量,为残基对(i,j)之间的Cβ原子距离,pr为残基对(i,j)存在接触的概率,i∈{b1,b1+1,…,e1}、j∈{b2,b2+1,…,e2},残基冲突阈值残基接触阈值
8.3)以[Lb,Le]中的二面角扰动量为变量,以最小化Cscore为目标,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10组扰动量;其中和分别表示第l个残基的二面角和ψ上的扰动量,l∈{Lb,Lb+1,…,Le};
8.4)用生成的10组扰动量分别对构象P″进行loop区域扰动,生成10个候选构象
9)构象更新,过程如下:
9.1)设i=1,其中i∈{1,2,...,10};
9.2)计算构象Pn和Pi*的能量,并根据boltzmann准则决定是否用Pi*替换Pn;
若替换成功,转至步骤10);
9.3)i=i+1;若i≤10,转至步骤9.2);
10)n=n+1;若n≤NP,转至步骤6);
11)g=g+1;若g≤G,转至步骤5);
12)利用蛋白质结构聚类算法SPICKER对接收的构象进行聚类,以最大类的中心作为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6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