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城市级智能停车综合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2405.3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羡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化 技术 城市 智能 停车 综合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城市级智能停车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城市停车资源、智能停车管理子系统和子系统外部组成部分,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子系统和子系统外部组成部分之间信息可实时交换;智能停车管理子系统由四大模块和七个子模块组成,用于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及发布;子系统外部组成部分包括城市级智能交通平台,城市级智能交通平台与智能停车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形成数据闭环。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城市停车资源的合理调度、利用和建设,促进了智能交通一体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城市级智能停车综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率以及使用频率呈不断攀升趋势,私人交通将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比例。城市交通热点地区普遍存在静态交通停放需求难以满足引发大量的寻泊交通量,进而导致动态交通拥堵的情况。以智能交通手段实时管理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并基于多方信息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然的方法。然而当前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仅考虑城市停车管理中的某个单一因素,无法形成信息的流动,进而无法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停车场库业主多为企业用于内部资源管理使用,完全不能服务于其他主体。主流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仅从需求侧进行被动管理,所收集的数据未能有效汇聚到统一的信息中心,无法形成数据信息回流,导致难以用于数据分析进而指导城市停车管理。再就是将停车问题剥离于交通问题进行单独考虑忽略了城市停车与城市其他交通参与因素、道路管控的关系,采集的信息多在停车系统内部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城市级智能停车综合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城市停车资源、智能停车管理子系统和子系统外部组成部分。
所述停车资源是指城市内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停车位;所述子系统外部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其他智能交通子系统动静态数据库、城市级智能交通数据中心和城市级智能交通平台;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子系统包括系统资源管理模块、停车发展管理模块、信息交换模块和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
所述系统资源管理模块包括现场管理子模块、收费管理子模块和资源使用管理子模块;所述停车发展管理模块包括决策辅助子模块和政策分析子模块;所述信息交换模块包括信息服务子模块和信息交换与发布子模块。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收集企业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和城市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的数据,传递至系统资源管理模块;系统资源管理模块汇总处理企业级和城市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的数据,传递至停车发展管理模块和信息交换模块;停车发展管理模块汇总处理的数据,也将传递至信息交换模块。
信息交换模块将需要发布的信息经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分别传递至企业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和城市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支持企业和城市管理部门面向各自服务对象发布指令信息。
所述企业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收集企业管辖范围停车场的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包括现场管理数据、车位资源数据、缴费设备数据和诱导设备数据;同步接收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发送的管理数据。
所述城市级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收集城市管理部门管辖范围停车场的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包括现场管理数据、车位资源数据、缴费设备数据、诱导设备数据、优化的停车政策、城市级停车规划和建设文件、城市级管理部门内部交换的信息和面向企业和社会群众发布的信息;同步接收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发送的管理数据。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将汇总的所有数据,与子系统外部组成部分进行信息实时交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缴费设备数据由布置在停车场门口的缴费设备收集,缴费设备包括人工缴费设备、自动缴费设备和APP智能终端缴费设备。所述人工缴费设备包括手持收费终端、集中式收费亭;所述自动缴费设备包括咪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羡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羡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