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池化成装置的酸雾吸收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2348.9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J20/28;B01D53/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雾吸收 丙烯酸盐聚合物 电池化成装置 有机复合颗粒 蓄电池领域 球形颗粒 球形框架 吸收材料 吸收结构 有机框架 包覆剂 颗粒球 吸水性 支撑性 水膜 酸洗 | ||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化成装置的酸雾吸收材料,所述酸雾吸收材料是以多孔无机‑有机复合颗粒球为球形框架,以丙烯酸盐聚合物为包覆剂,形成的球形颗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酸洗吸收材料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无机‑有机框架颗粒球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性和流通性,与丙烯酸盐聚合物的吸水性组合,形成水膜吸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化成装置的酸雾吸收材料。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制造成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极板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转变为荷电状态,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这个化学反应过程称为化成工艺过程,化成工艺过程是在电池化成设备中完成的,具体是在化成设备的水槽中完成。电池在化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雾,带出的大量酸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酸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导电性,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大型酸雾净化装置将化成产生的酸雾吸入管道,然后通过喷淋、中和处理。由于净化装置不能完全罩住产生酸雾的部位,因此现有设备无法将产生的酸雾无残留收集,残余酸雾往往会弥漫在生产车间,给日常工作环境带来污染。
目前采用的酸雾吸收材料一般以玻璃球或塑料球为内芯,以丙烯酸为薄膜层,形成球形颗粒;该酸雾吸附材料吸收效果一般,往往造成酸雾泄露,难以满足目前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化成装置的酸雾吸收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酸洗吸收材料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无机-有机框架颗粒球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性和流通性,与丙烯酸盐聚合物的吸水性组合,形成水膜吸收结构。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池化成装置的酸雾吸收材料,所述酸雾吸收材料是以多孔无机-有机复合颗粒球为球形框架,以丙烯酸盐聚合物为包覆剂,形成的球形颗粒。
所述球形框架以酸性火山石为无机框架材料,以有机硅树脂为有机框架材料和粘合剂。
所述酸性火山石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为改性剂。
所述酸性火山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酸性火山石加入至无水乙醇中进行湿法球磨反应,烘干得到火山石颗粒;
步骤2,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钛醇液;
步骤3,将火山石颗粒加入至钛醇液中,超声反应2-5h,得到镀膜火山石颗粒;
步骤4,将镀膜火山石颗粒在潮湿空气下进行梯度烘干3-6h,得到酸性火山石。
所述步骤1中的湿法球磨反应的温度为20-50℃,压力为2-5MPa,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0-110℃;所述步骤2中的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30-150g/L,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400-1000r/min;所述步骤3中的超声反应的温度为30-50℃,超声频率为50-100kHz;所述步骤4中的潮湿空气的湿度为60-80%,所述梯度烘干采用二梯度烘干,其中,第一梯度的温度为120-150℃,时间为0.5-1h,第二梯度的温度为250-300℃。
所述球形框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三氯甲基硅烷加入至乙醚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蒸馏水,密封加热反应2-4h得到水解液;
步骤2,将发泡剂加入水解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酸性火山石恒温超声反应2-4h,得到混合水解液;
步骤3,将混合水解液加入至模具中密封交联反应3-6h,密封反应2-4h,趁热泄压后得到球形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