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测试平台、网络测试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9829.9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龙;李小立;毕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赵昀彬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测试 平台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测试平台、网络测试方法以及装置。其中,该网络测试平台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用于从页面管理模块获取配置信息;网络服务端,与至少一个客户端连接,用于根据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客户端连接,并通过执行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操作对至少一个客户端进行测试:网络参数控制、流量统计以及信息抓取;控制服务端,与网络服务端连接,用于控制网络服务端对至少一个客户端进行网络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网络测试平台需安装外设软件,导致网络测试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测试平台、网络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也越来越多,网络测试需求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网络应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测试人员不仅需要对网络应用的功能进行测试,还需要在各种网络环境(例如,丢包、延迟、抖动等不同参数的网络环境)下对网络应用的功能、性能以及响应进行测试,对于移动设备的网络应用,还需要进行流量统计以及抓包分析定位。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抓包工具(例如,Fiddler)等软件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和模拟。但该方法需要安装软件,软件所在的设备(例如,电脑)上还需要配备双物理网卡,所测试的网络应用所在的运行设备必须接入抓包工具等安装机器所指定的网卡接口上,整套使用流程附带有一定的安装成本,设备成本和配置成本。
另外,现有技术还可采用带有双物理网卡的微型电脑(例如,树莓派),安装开源软件的固件,所测试的网络应用所在的运行设备必须接入微型电脑所指定的网卡接口上。接入后,用户采用访问微型电脑所提供的网络中的特定地址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和调整。该方法附带有设备成本和设备固件初始制作成本。
由上述内容可见,现有的网络测试平台均需要支付额外的设备成本和软件配置成本。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测试平台、网络测试方法以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网络测试平台需安装外设软件,导致网络测试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测试平台,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用于从页面管理模块获取配置信息;网络服务端,与至少一个客户端通信,用于根据配置信息与至少一个客户端通信,并通过执行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操作对至少一个客户端进行测试:网络参数控制、流量统计以及信息抓取;控制服务端,与网络服务端通信,用于控制网络服务端对至少一个客户端进行网络测试。
进一步地,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配置文件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标识信息,其中,网络服务端包括:验证模块,用于对至少一个客户端对应的标识信息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并在检测结果指示检测成功的情况下,为至少一个客户端分配子网地址;控制服务端包括: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将至少一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与子网地址进行绑定,得到绑定关系,并存储绑定关系至第一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网络服务端包括:第一网络参数控制模块,用于子网地址对应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控制服务端包括:第二网络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网络参数控制模块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网络服务端包括:第一流量统计模块,用于子网地址对应的流量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控制服务端包括:第二流量统计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流量统计模块进行流量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存储至第二数据库中,其中,第二数据库为与第一数据库的类型不同的数据库。
进一步地,控制服务端包括:第二信息抓取模块,用于为第一信息抓取模块分配抓取标识;网络服务端包括:第一信息抓取模块,用于根据抓取标识对子网地址对应的网络数据进行抓取操作。
进一步地,网络测试平台还包括:页面管理模块,与控制服务端通信,用于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其中,页面管理模块与控制服务端之间基于虚拟局域网接入方式通过公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9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群环境下的全局流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网络运维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