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9324.2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文;朱振东;李想;侯园园;尚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7/02 | 分类号: | F16D47/02;F16D27/04;F16D2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环 摩擦体 输出座 联轴器本体 压缩弹性件 磁性线圈 支撑轴 离合装置 联轴器 常闭 成对安装 动力传递 动力断开 向联轴器 支撑轴承 轴线方向 磁吸力 相对端 压紧 联接 通电 输出 压缩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支撑轴、磁性线圈、动铁环、输出座体;联轴器本体联接支撑轴;动铁环、输出座体分别通过支撑轴承依次安装在支撑轴上;动铁环上的第一摩擦体与输出座体上的第二摩擦体成对安装且位于两者之间的相对端面上;在联轴器本体和动铁环之间安装有磁性线圈和压缩弹性件,压缩弹性件用于推动动铁环沿轴线方向压紧输出座体,使动铁环上的第一摩擦体与输出座体上的第二摩擦体紧密接触,实现动力传递输出;当磁性线圈通电时,对动铁环产生磁吸力,使动铁环克服压缩弹性件的压缩推力,向联轴器本体一侧移动,使动铁环上的第一摩擦体与输出座体上的第二摩擦体分离,实现动力断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程机械的机械传动系统在启动时的动力断开,主要通过外置离合器来实现,即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设置离合器来切断动力;而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在启动时的动力断开,主要通过液压阀卸荷或分动箱里的离合器来进行动力断开。但该种情况下,由于像摊铺机等工程机械带的液压泵众多,尤其在低温启动时,空载液压系统的阻力也较大,往往导致发动机难以启动或启动困难。同时分动箱里的离合器结构复杂,加工制造成本高。总之,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置难以满足市场对低温卸载启动的要求。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还包括支撑轴、磁性线圈、动铁环、输出座体;
所述联轴器本体上联接设置支撑轴;
所述动铁环通过第一支撑轴承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输出座体通过第二支撑轴承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动铁环与输出座体依次套设在支撑轴上,且所述动铁环位于靠近联轴器本体侧;
所述动铁环上设置有第一摩擦体,所述输出座体上设置有第二摩擦体;第一摩擦体与第二摩擦体成对安装且位于动铁环与输出座体两者之间的相对端面上;
所述动铁环靠近联轴器本体侧设置有压缩后能够提供推力的压缩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动铁环沿轴线方向压紧所述输出座体,使所述动铁环上的第一摩擦体与所述输出座体上的第二摩擦体紧密接触,实现动力传递输出;
在所述联轴器本体和动铁环之间安装有磁性线圈,当磁性线圈通电时,对所述动铁环产生磁吸力,使动铁环克服所述压缩弹性件的压缩推力,且向联轴器本体一侧移动,所述动铁环上的第一摩擦体与所述输出座体上的第二摩擦体分离,实现动力断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所述联轴器本体中心位置设置有支撑轴安装孔,所述支撑轴垂直设置连接在所述联轴器本体上。
更优选的,所述支撑轴与联轴器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联接,或通过花键或平键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还包括电刷,所述磁性线圈通过电刷连接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还包括限位端盖,用于限制所述输出座体轴线方向的移动;所述限位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联轴器本体固定连接,且罩设在磁性线圈、压缩弹性件、动铁环、输出座体外。
更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输出通孔,用于所述输出座体与外部传动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碟形弹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带离合装置的常闭联轴器,所述动铁环和输出座体上的第一摩擦体、第二摩擦体为一组相对设置,或者多组间隔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9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