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熔胶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9197.6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方;游喻豪;任高峰;王扶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熔胶 传感器 安装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回收方法采用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装置,包括套筒、底座、微震传感器和牵引提升装置,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容纳微震传感器的安装槽,所述微震传感器底部及四周包裹有隔热层后通过热熔胶安装在底座的安装槽内,所述微震传感器的隔热层外表面设有用于融化其四周热熔胶的加热装置,所述牵引提升装置固定安装在微震传感器顶部,用于牵引微震传感器与底座分离,所述套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顶部,用于为牵引提升装置和线缆提供保护空间,所述底座通过树脂耦合剂耦合安装在岩体钻孔内;所述底座的安装槽内设有用于对微震传感器进行定位的固定环;
所述加热装置为分布于微震传感器底部及四周的隔热层外的电热丝;所述牵引提升装置包括提升钢丝绳和多根固定钢丝绳,所述固定钢丝绳下端通过钢丝绳螺帽与设于微震传感器上的连接螺柱相连,多根固定钢丝绳顶部通过钢丝绳接头固定在一起后与提升钢丝绳固定相连;
回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提升钢丝绳通过固定钢丝绳与微震传感器固定相连,将隔热层包裹在微震传感器四周和底部,在隔热层外缠绕电热丝;
步骤2、在底座的安装槽底部涂抹热熔胶,将微震传感器通过固定环定位后粘合在安装槽的底部;
步骤3、在微震传感器四周与底座的安装槽内壁之间注入热熔胶,直至微震传感器四周与底座完全耦合;
步骤4、将套筒与底座固定相连,微震传感器和电热丝的电缆从套筒中引出;
步骤5、将步骤4中连接好套筒的底座导入岩体钻孔内,利用树脂耦合剂将底座和套筒与岩体钻孔耦合,即完成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
步骤6、当该岩体钻孔监测完毕,需要取出微震传感器时,通过电热丝加热熔融微震传感器与底座之间的热熔胶,然后通过牵引提升装置拉动微震传感器与底座分离并沿着套筒拉出岩体钻孔,完成微震传感器孔内回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底座的中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在微震传感器底部及四周均呈螺旋形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由多节首尾通过丝扣相连的子套筒组成,其中最底部一节子套筒与底座顶部通过丝扣相连,最顶部的子套筒延伸到岩体钻孔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套筒外部均设有与岩体钻孔配合定位的支撑柱,套筒外部与岩体钻孔也通过树脂耦合剂耦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传感器孔内安装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套筒外部均设有与岩体钻孔配合定位的支撑柱,底座和套筒通过支撑柱导向安装在岩体钻孔内,通过支撑柱保证底座和套筒与岩体钻孔之间间隙均匀,以保证良好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91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