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97787.5 | 申请日: | 2019-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鹤;郭锐;容娇君;杜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裂微 地震 人工 裂缝 复杂度 指数 获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利用压裂微地震监测定位获得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
根据分形维和信息熵理论,建立人工裂缝复杂指数与事件点位置分布情况的关系方程;
根据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事件点分布情况,于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建立等边网格,并分别统计网格内事件个数的方式获得网格分布密度;
根据所述网格分布密度和对应的网格边长拟合获得事件点位置分布情况;
根据所述事件点位置分布情况与所述关系方程获得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
所述关系方程包含:
其中,r为将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划分为等边长的网格的边长;P(r)表示微地震事件点分布在对应划分网格的统计量,即网格分布密度;Df为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统计网格内事件个数的方式获得网格分布密度还包含:根据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计算获得事件概率密度分布;根据所述事件概率密度分布计算获得网格分布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计算获得事件概率密度分布包含: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事件概率密度分布:
其中,Ed为事件概率密度分布;dis(d,mk)为事件点mk与网格节点d之间的距离;C为预设常数;mk为网格内事件点;d为网格内所有点;n为事件个数;k为事件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事件概率密度分布计算获得网格分布密度包含: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网格分布密度:
其中,Ed为事件概率密度分布;P(r)为网格分布密度;Ωr为对应网格区域;r为将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划分为等边长的网格的边长。
5.一种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数据采集模块、方程构建模块、分布密度计算模块、拟合模块和复杂度指数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压裂微地震监测定位获得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
所述方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分形维和信息熵理论,建立人工裂缝复杂指数与事件点位置分布情况的关系方程;
所述分布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事件点分布情况,于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建立等边网格,并分别统计网格内事件个数的方式获得网格分布密度;
所述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分布密度和对应的网格边长拟合获得事件点位置分布情况;
所述复杂度指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件点位置分布情况与所述关系方程获得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
所述方程构建模块所构建的关系方程包含:
其中,r为将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划分为等边长的网格的边长;P(r)表示微地震事件点分布在对应划分网格的统计量,即网格分布密度;Df为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压裂微地震的人工裂缝复杂度指数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密度计算模块还包含事件概率密度单元;所述事件概率密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下事件点位置分布数据计算获得事件概率密度分布;根据所述事件概率密度分布计算获得网格分布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77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处理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储能式常压电极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