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中心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6006.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开剑;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08 | 分类号: | H04L67/1008;H04L41/0668;H04L67/1004;H04L47/125;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切换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即在检测到切换指令时,判断所述切换指令中的切换对象是业务应用还是数据库;若是业务应用,则根据预设配置中心模块中的应用信息,判断所述业务应用是否为多点应用;若为多点应用,则通过双活切换模块以及所述配置中心模块中存储的预设切换编排,将所述业务应用传输至第一数据中心的流量切换至第二数据中心;若不是多点应用,则通过角色切换模块以及所述切换编排,将所述业务应用对应的主数据中心切换为备用数据中心。本发明基于切换对象确定对应的切换模块和切换编排,从而切换所述切换对象,实现灵活切换,提升了切换效率,降低了维护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数量及网络流量的迅速增长,服务器的负担日益增加。为了缓解服务器的压力,对网络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应运而生。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一种高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和高速接入服务,不仅可以提供快速安全的网路,还可以提供对服务器监管、流量监控等网络管理方案的服务。针对现有互联网服务标准并结合金融行业自身特点与监管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必须实现两地三中心的结构,但是行业中大多数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一般是基础架构可以多活切换而服务无法多活切换,即使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做到服务级别的多活切换但无法做到整个互联网数据中心级别所有服务一起并行切换。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无法做到整个互联网数据中心级别所有服务一起并行切换的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无法做到整个互联网数据中心级别所有服务一起并行切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切换方法,所述数据中心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切换指令中的切换对象,并判断所述切换对象是业务应用还是数据库;
若所述切换对象是业务应用,则根据预设配置中心模块中的应用信息,判断所述业务应用是否为多点应用;
若所述业务应用为多点应用,则通过双活切换模块以及所述配置中心模块中存储的预设切换编排,将所述业务应用传输至第一数据中心的流量切换至第二数据中心;
若所述业务应用不是多点应用,则通过角色切换模块以及所述切换编排,将所述业务应用对应的主数据中心切换为备用数据中心。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业务应用为多点应用,则通过双活切换模块以及所述预设配置中心模块中存储的预设切换编排,将所述业务应用传输至第一数据中心的流量切换至第二数据中心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业务应用为多点应用,则通过预设流程引擎、双活切换模块以及所述配置中心模块中存储的切换编排,启用预设容器,通过所述容器将所述业务应用传输至第一数据中心的流量切换至第二数据中心。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业务应用为多点应用,则通过预设流程引擎、双活切换模块以及所述配置中心模块中存储的切换编排,启用预设容器,通过所述容器将所述业务应用传输至第一数据中心的流量切换至第二数据中心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业务应用为多点应用,则通过预设流程引擎以及Round Robin轮询调度算法,获取所述配置中心模块中存储的第一调度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调度顺序,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下一个待调度数据中心,作为第二数据中心,并启用预设容器,通过所述容器将所述业务应用传输至第一数据中心的流量切换至第二数据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6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