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5601.2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航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溶液 量子点 绿光 合成 邻苯二胺 去离子水 溶液混合 微波加热 紫外辐射 稀释 发黄 过滤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S1,邻苯二胺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后,微波加热,反应冷却后,依次稀释,过滤,得到发黄光的碳量子点溶液;S2,所述碳量子点溶液与含Fe3+溶液混合,经过紫外辐射,得到发绿光的碳量子点溶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一类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子玻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其尺寸大约为1-10纳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分析检测、生物成像、环境治理等领域。传统的量子点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如铅、镉等高生物毒性重金属,这使得它们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研究人员使用碳为原料制备了碳量子点(碳量子点),这种量子点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同时也可包括H、O、N、P等元素,具有荧光可调、生物毒性极低、环境友好、耐光性强等优点。
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主要有燃烧法、电化学法、水热法、微波法等,且以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的研究最为广泛。但水热法存在耗时、耗能等缺点。微波法是一种加热快、受热均匀、环保的材料制备方法。虽然目前微波法用于碳量子点的制备,但对其荧光调控的研究尚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可调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绿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S1,邻苯二胺在去离子水中溶解,制得邻苯二胺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微波处理,反应结束冷却后,加入少量去离子水稀释,过滤膜,再次稀释后制得黄光碳量子点溶液;
S2,黄光碳量子点溶液与Fe3+的盐溶液混合,去离子水稀释,得到Fe3+/YCDs混合液,搅拌条件下,Fe3+/YCDs混合液进行紫外光辐射处理,制得绿光碳量子点溶液;
优选地,S1中,所述邻苯二胺溶液浓度为0.2mol/L;
优选地,S1中,所述微波加热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为6min;
优选地,S1中,所述滤膜为0.22μm滤膜;
优选地,S1中,所述再次稀释为去离子水稀释至体积5倍于所述邻苯二胺溶液的体积;
优选地,S2中,所述Fe3+的盐溶液浓度为0.01mol/L,黄光碳量子点溶液与Fe3+的盐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9,去离子稀释体积比为1:100;
优选地,S2中,所述紫外辐射处理为紫外光波长365nm,功率20W,辐射时间20min。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绿光碳量子点,所述绿光碳量子点为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绿光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以邻苯二胺为碳源,通过微波加热反应,合成了发黄光的碳量子点,然后以该碳量子点作为原料,在Fe3+存在下进行紫外辐射,制备了发绿光的碳量子点。
本发明制备的绿光碳量子点相对于单一发光的荧光体系,该碳量子点具有更好的识别度。
本发明制备的绿光碳量子点原料来源丰富、廉价、制备方法简单,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航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高航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5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