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5485.4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盛丹;徐卫林;陈欣;刘冰倩;曹根阳;王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402 | 分类号: | D06M13/402;D06M11/13;D06M11/74;D06M11/49;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位 织物 表面 功能 改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属纺织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是指利用由N,N‑二甲基乙酰胺、LiCl、无机功能纳米粒子混配组成的改性液在低温正压条件下处理间位芳纶织物,使其纤维表层大分子与N,N‑二甲基乙酰胺、LiCl发生反应,形成微溶解层,纤维表面的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在正压的作用下被挤压进入微溶解层,后在高温负压条件下,微溶解层中的N,N‑二甲基乙酰胺挥发抽离,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固化在间位芳纶纤维表层,增强了间位芳纶表层阻燃、抗静电、耐辐射等功能。本发明在保存纤维主体结构不受损,力学性能无明显下降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间位芳纶表层阻燃、抗静电、耐辐射等功能改性的效率及持久性,且该方法无污水产出,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间位芳纶是一种高强、高模的高科技特种纤维,优异的机械性能、阻燃耐热性能、耐化学性能、耐辐射性能等使其作为宇宙开发材料和重要战略物资而被研究使用,后作为高技术含量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随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其附加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间位芳纶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很高,玻璃化温度在270oC以上,故常规功能改性方法对其不太实用。目前应用较多的间位芳纶功能改性方法有表面涂层、表面接枝等。中国公开出版物《化工新型材料》公开时间2014年第42卷第8期,文章名称为芳纶表面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该文献介绍了以硝酸锌、六亚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低温水浴方法在芳纶表面实现氧化锌纳米棒的修饰,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棒修饰后的芳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其不足在于该方法中氧化锌纳米棒是生长在纤维表面,其牢度不佳,不满足实际应用需要。中国公开出版物《非织造布》公开时间2012年第20卷4期,文章名称为芳纶-有机硅涂层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应用,该文献介绍了采用涂敷的方法制备芳纶-阻燃有机硅层复合材料,该技术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耐老化、高强、阻燃、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其不足在于该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存在界面牢度问题,且刚度较高,柔软性差。中国公开出版物《合成纤维》公开时间2016年第45卷3期,文章名为间位芳纶溶解及凝固性能研究,该文献介绍了间位芳纶在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分别加入LiCl和CaCl2制备的几种溶解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及不同凝固浴对其凝固性能的影响。其不足在于间位芳纶溶解对其优良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公开时间2015年5月,文章名称为纳米粒子增强芳纶纸性能的研究,该文献采用纳米SiO2和纳米Al2O3对芳纶纸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进行增强,并讨论了芳纶纸的最佳热压成型工艺条件。其不足是纳米粒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位芳纶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间位芳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的方法,所述表面功能改性方法步骤如下:
a) 配制改性液
改性液的配制按质量比分别为:
N,N-二甲基乙酰胺 80~99.89 %
LiCl 0.1~10 %
无机功能纳米粒子 0.01~10 %
混配,超声分散30min,使无机功能纳米粒子和LiCl均匀分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形成含无机功能纳米粒子的改性液;
b) 间位芳纶织物的表面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5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硼SiC纤维的连续化烧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纤维表面修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