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超声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5299.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瑞;张新;刘长福;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G01N29/28;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探伤 内腔 超声探伤设备 超临界机组 超声探伤仪 锅炉钢管 喷淋机构 探伤 钢管 远端计算机 输出机构 输入机构 探伤检测 无线连接 回收槽 耦合剂 检测 内壁 探头 外壁 遗漏 进口 出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探伤技术领域的一种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超声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包括钢管、超声探伤箱和位于超声探伤箱两侧的输出机构和输入机构,超声探伤箱的内腔靠近出口端的一侧设有超声探伤筒,超声探伤箱的内腔靠近进口端的一侧设有喷淋机构,超声探伤箱的顶部设有耦合剂箱,超声探伤箱的内腔位于喷淋机构的正下方设有回收槽,超声探伤筒的外壁上安装有超声探伤仪,超声探伤筒的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探头,超声探伤仪与远端计算机无线连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对钢管的连续性超声探伤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探伤检测更加全面,防止出现遗漏的问题,保证超声探伤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探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超声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
背景技术
鉴于我国目前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占用非常重要的比例,21世纪我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将支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而煤炭不是可再生能源,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困局,电力需求又不断增长,为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就是火电机组正向着大容量、高蒸汽参数的方向发展。高效率、高参数的超临界(SC)和超超临界(USC)火电机组是火电发展的主要方向,超临界(SC)和超超临界(USC)燃煤发电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且广使用一种清洁燃烧技术。鉴于世界现有的火力发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组蒸汽参数是提高火力发电厂效率的主要途径,即提高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
由于火力发电厂锅炉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锅炉爆管事故随之发生。造成“四管”爆漏事故的原因很多,一般大容量高参数锅炉“四管”爆漏主要由于氧化、应力腐蚀、过热、磨损、焊接质量及材质等原因引起。
目前,对于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通常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进行缺陷部位的探伤检测,但是现有的探伤设备检测不够全面,容易存在遗漏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钢管的检测效率低,不能够实现连续检测,大大降低了钢管的修补等工作难度。基于此,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超声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对钢管的连续性超声探伤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探伤检测更加全面,防止出现遗漏的问题,保证超声探伤的准确性的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超声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超声探伤设备及其探伤方法,包括钢管、超声探伤箱和位于超声探伤箱两侧的输出机构和输入机构,所述超声探伤箱的两侧分别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钢管从输入机构输送至进口端处,并贯穿于超声探伤箱的内部,从出口端处输送至输出机构上;
所述超声探伤箱的内腔靠近出口端的一侧设有超声探伤筒,所述超声探伤箱的内腔靠近进口端的一侧设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固定于超声探伤箱的内腔顶部,所述超声探伤箱的顶部设有耦合剂箱,所述耦合剂箱通过计量泵和喷淋管路与喷淋机构相连通,所述超声探伤箱的内腔位于喷淋机构的正下方设有回收槽,所述超声探伤筒的外壁上安装有超声探伤仪,所述超声探伤筒的外部套接有循环管路,所述超声探伤箱的内腔位于超声探伤筒的正下方设有齿轮座,所述齿轮座的内腔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安装在超声探伤箱外侧壁上的旋转电机相连接,所述齿轮座的外部套接有与从动齿圈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所述超声探伤筒的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探头,所述探头通过数据线与超声探伤仪相连接,所述超声探伤仪与远端计算机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超声探伤箱、输出机构和输入机构均通过支撑架固定于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5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